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其實很多的家長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會非常的擔憂,尤其是擔心他們會出現早戀的現象,所以會想方設法的去阻撓孩子與異性交往。那我們就去了解一下青春期異性交往發展的特點。
第一個階段是“朦朧期”:女孩子九歲至十一歲左右,男孩子十歲到十二歲左右(大約小學四、五年級至初中一年級),是性別意識覺醒期。此時男女孩子性機能尚未成熟,但已確認了自己的性別角色,對性別差異敏感,男女孩子在一起感到拘束、害羞,往往采取疏遠和躲避的態度。而對成年的異性,又往往表現出過分的親昵與依戀。
第二個階段是“愛慕期”:女孩子十一歲至十三歲左右,男孩子十二歲到十四歲左右(初中一年級)。此時,男女生在一起覺得有意思,異性之間互相觀察、欣賞的興趣增加,注意異性的談話、表情、動作。而且開始注意自己的服飾、舉止,想給異性留下好印象。對于異性之間的接觸,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浮想聯翩。然而,此時異性之間的好感是泛泛的,沒有具體對象。
第三個階段是“初戀期”:女孩子十三歲到十五歲左右,男孩子十四歲到十六歲左右(初中二年級至高一)。這時,男孩女孩的性機能發育基本成熟,內心開始萌發初戀的“幼芽”,在年齡相近的異性中,發現喜愛的對象,會給與特別的注意和關心,感情上希望多接觸、多交往,而理智上又有種種顧慮。這一時期,異性同學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動作或者一次活動中的出色表現都會成為一種巨大的吸引力,都會讓他們沉醉其中。這時候的孩子特別注意自己的外貌和打扮,表現出心神不定。
第四個階段是“鐘情期”(大約進入高二以后):鐘情,就是很專一的傾慕、愛戀某個異性。此時,往往出現“癡情男女”,一旦相愛,便不顧一切。由于涉世未深,對人生沒有充分認識,往往陷入其中難以自拔,一旦受挫,會意志消沉,產生厭世心理,有的還可能走上放縱自己的道路或者輕生。
以上就是青春期異性交往存在的一些特點,希望家長們通過這些介紹之后,能夠更加科學正確的指引孩子與異性交往,絕對不是提倡一個粗暴的方法和態度,因為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推薦閱讀:保障青春期心理健康的三個小常識
下一篇:初中生心理輔導之情緒調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與青春期叛逆孩子交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