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家長都擔心寶寶是不是會變的很任性,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寶寶之所以變得任性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家長的錯誤,那么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教育寶寶時媽媽的錯誤吧。
教育寶寶時媽媽的錯誤1 “不行”可以是“可能不行”甚至“行”
寶貝為什么會不停地提出要糖果、要好吃的東西、要父母只注意他一個人、要新玩具、要再聽一個故事等要求,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大發脾氣呢?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已經把父母的心思摸透了。他明白,很多時候,父母的“不行”并不是真正的“不行”,僅是“可能不行”,而且這種“可能不行”可以迅速地轉換成“行”,只要他拼命吵鬧就可以達到目的。寶貝拼命地“要、要、要”,父母招架不住就會放棄原則“給、給、給”。在這樣的環境刺激下,逐漸掌握了拼命哭鬧這個控制父母的屢試屢爽的絕招,養成任性的壞毛病。
教育寶寶時媽媽的錯誤2 “黑臉”、“白臉”齊齊上陣
如果家庭成員在寶貝面前扮演態度完全不同的角色,那就會給寶貝一種暗示:即便爸爸不答應我的要求,媽媽也會答應我的要求,即便爸爸媽媽都不答應我的要求,總會有人答應我的要求。因此,面對寶貝的“要!要!要!”家人一定要態度一致,不能讓聰明的寶貝鉆了空子。
教育寶寶時媽媽的錯誤3 用“給!給!給!”來彌補親子時間的不足
如果父母總是用送給寶貝禮物的方式,作為不能經常同寶貝在一起的補償,或習慣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寶貝的歉意和喜愛,那么,寶貝很快就會養成不把向父母要東西或提條件當回事的習慣。
教育寶寶時媽媽的錯誤4 寶貝在公共場所和在家可以有所區別
很多父母在家能嚴格要求寶貝,但是一到公共場所,考慮到不想因為寶貝的哭鬧而把自己弄得很狼狽,往往放松對寶貝的要求,時間長了就滋長了寶貝的任性行為。
以上這四點都是教育寶寶時媽媽的錯誤,正是因為媽媽犯了這些錯誤,才會讓你家的寶寶更加的任性,并且變得沒有規矩,所以在家里媽媽要原來這些教育寶寶時媽媽的錯誤。
下一篇:孕婦焦慮癥對孩子的危害有哪些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彌補父親不在產生的心理問題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