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與家庭的關系就像旅客與旅館的關系一樣,這對良好親子關系的構件是致命的,但能說這是孩子的錯么?畢竟良好的親子關系的構建需要的是父母與子女雙方的共同努力。
什么樣的關系時方可與旅客的關系呢?住旅館時,房客交錢享受服務,但無需知道旅館的財產歸屬、運作程序、當前困難、人事變動等等情況,更不需要參與這些事情。如果把家庭當成一個“實體”、“機構”來考察的話,那么,絕大多數孩子其實也不清楚家庭的經濟來源、社會關系、父母社會地位的變動等等具體情況,更不能參與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當然,旅客不會主動去了解旅館的情況,而孩子其實都很想參與家庭事務。兒童期的孩子依賴父母,他們從體形上感覺自己和父母相差極大,是“大人和孩子”的區別。但從青春期開始,子女在身體上接近甚至超過父母,他們開始學習用成人的眼光看世界,也同時產生出參與家庭事務的意愿。對于沒有就業的青少年來說,家庭其實是他參與社會事務的主要渠道。
但相當一部分父母拒絕讓孩子了解這些問題,更不愿意讓他們參與。他們可能是想要孩子不分心,以課業為主;或者是想在孩子面前保持尊嚴,不愿讓孩子知道父母當前的實際困難;或者干脆把家庭看成自己的,而不是自己和孩子們分享的空間。無論出自哪種動機,這都是一種“見外”的姿態。孩子正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長期感受父母的這種不自覺地排斥,才培養起對家庭的疏離感。
其實,這并不能責怪孩子們,很大程度上來說,是家長先把孩子當房客,孩子才把家庭當旅館的。家庭是需要“共建”的。孩子不能處理大事,力所能及的小事完全可以讓他們去辦。所謂課業負擔其實也不存在。我們都是踏過高考關的。當初上學時表面看著很忙碌,其實有大量時間打發不出去。給孩子承擔一些家庭事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如果孩子還小,那么親子關系的主動權肯定在家長一方,因為父母掌握的資源是孩子沒有的,對于沒有獨立經濟來源的孩子來說,他們在與父母的交流中永遠是被動的。如果親子關系中存在問題,那么責任也主要由父母來承擔。
親子關系不僅僅是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其實也存在著管理關系。上級一定要安排下級做事,但是很多家長并不懂如何管理孩子,不愿意讓他們參與到管理中來,親子關系自然也就容易疏遠了。
下一篇:孩子的壞習慣會導致長不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自卑時通常有哪些表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