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看電視劇選專業?
分類: 親子關系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9-30
閱讀 :302
“我想當飛行員”,“我想當律師”,“我想做社工”,某中學的幾位高中生和記者談到未來想從事的職業時,無不和最近熱播的電視節目聯系在一起。但是,這些理想真的適合他們嗎?
學生:電視劇決定理想
某中學高二學生阿欣X科報了政治,并希望以后可以當律師。阿欣說,看了電視劇《律政新人王》以后,很羨慕他們的工作生活方式,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他們中的一分子。但當記者問及報考法學專業的難度、律師職業的復雜性、律師需要哪些素質等問題時,阿欣的回答就有些支吾了。另外一位正對《沖上云霄》著迷的物理科學生阿飛則較為理性一點:“我表哥的朋友也是當飛行員的,他們給我描述了飛行員的工作生活,我很向往,但我也知道做飛行員要學很多知識,考很多專業試。”
專家:學校只管升學率?
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戴育紅對記者說,中學生很容易被電視劇里某些職業風光的一面所吸引,也想通過報考相關專業去模仿他們。但對職業艱辛的一面卻缺乏了解,也沒有分析過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單單因為一部電視劇去決定專業選擇,過于沖動和盲目。
戴育紅認為,目前中學職業指導有待加強,廣東省除了參與省子課題《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驗》的33所學校以外,其它學校在職業指導方面都非常缺乏。“相當一部分中學校長們都認為,他們不是職業學校,學生還沒踏入社會,他們只管高考升學率”。
教師:學生缺少職業指導
廣東教育學院蘇國炎副教授課題組負責人也對記者說:“升學率對開展中學職業指導是很大的阻礙,包括學生、家長、老師、校長都沒有認識到職業指導的重要性。但事實上,職業指導做好了,能夠讓學生更明白自己的目標,學習更有動力和針對性。”
97中職業指導師張志強對記者說:“目前學生專業選擇問題主要是不了解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學生報考專業的時候存在一定的從眾心理,沒有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張老師認為經過職業指導的學生,更能把社會需求和自己的需求優化結合。而且,從中學開始開展職業教育,讓學生懂得如何培養自己,也能減輕社會勞動再就業指導的壓力。
據了解,目前廣州除了14所承擔了《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子課題的實驗學校以外,其它大部分中學沒有職業生涯設計指導課,也沒有配備持有職業指導師資格證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