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父母當孩子面吵架有何影響?很多的夫妻在面對一些爭吵和矛盾的時候,都會毫無顧忌的直接在孩子面前爭吵,其實這樣子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會帶來很大的影響的,所以想要讓孩子健康的成長,那么家長們不要再孩子面前吵架。
為人父母者都明白,離婚對孩子的影響不好,進而認為,吵架讓孩子見到也是不好的。研究發現,父母吵架會令小嬰兒產生反應,心理學家擔心這會留下情感心理問題的種子。也有心理學家認為不能一概而論,指出婚姻長久的夫妻也會吵架,但他們吵架的方式不會損害關系,還能潛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如何處理沖突。
研究發現,5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能夠對別人的情緒狀態作出反應,聽到針對母親的憤怒話語后會特別敏感,即使聽得再多也無法適應。6~12個月的嬰兒即使在睡著時,大腦仍會對憤怒的語調有所反應。研究人員估計,這會增加孩子日后出現情感等心理問題的風險。
父母吵架似乎和虐待、忽略一樣,給孩子制造壓力,降低他們對壓力的耐受性,當孩子的焦慮得不到緩解,稚嫩的大腦生成用于調節情緒狀態的神經回路就會減少,以后遇事就無法平復心情,控制不住沖動,還變得害羞。久而久之,孩子對思維和情緒的整合與調節能力備受影響。
這些研究理論令焦慮的父母更加焦慮,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焦慮會害了下一代。然而英國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心理學家特里·阿普特博士質問道:孩子一定無法忍受父母的焦慮嗎?父母就不能發生沖突,表達憤怒嗎?吵架總是對孩子影響不好嗎?她的研究發現:不一定,因為吵架是各種親密關系中的基本活動,人們通過爭吵來確定自己的人際邊界,例如什么可以妥協,什么不可以妥協;吵架是一種談判,對彼此關系有更新的作用。當然,有時吵架會破壞關系。
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教授花了數十年研究婚姻中的爭吵,認為導致離婚的不是吵架,而是吵架的方式。爭吵中夫妻倆是否表現出輕蔑的態度?有沒有取笑對方,把對方說得一無是處?夫妻是否喜歡冷戰,讓對方困惑而抓狂,最后相互不理不睬?這些做法都會危害親密關系。如果吵架時能避開這些陷阱,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反而有利于維護婚姻。
家長的一言一行其實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孩子,所以說想要讓孩子健康的成長,那么家長的們就需要注意這些細節問題,以及對小孩子的教育方式,這些都是不能夠忽視的,只有這樣才更利于孩子。
推薦閱讀:孩子喜歡頂嘴家長怎么辦
下一篇:如何巧妙應對寶寶不愛說話的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解決親子矛盾的三法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