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要樹立孩子的自信心,父母首先就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不記得在哪本書上看到這么一句話:父母應該要給孩子自信心,這個自信心就是來自于你要相信孩子。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很對,如果父母不相信孩子,那試問誰會相信他呢?而父母相信孩子就等于給了他自信心。比方說,在孩子小的時候,我教他自己拿杯子喝水,剛開始他肯定是手和嘴不協調,不是水倒了就是杯放不到嘴巴里。當這個問題出現的時候,父母應該給予很大的自信心給孩子,而不是采取“責怪”或者是“不理”的做法。如果父母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細心的教導孩子和鼓勵孩子,并且再稱贊一下他,這個效果永遠要比“責怪”和“不理”強的多。
而當孩子在稍大一點的時候,我教他自己脫圓領的上衣,剛開始他摸不著頭腦,總是不知所措的脫到一半就哭。當這個問題出現的時候,父母應該在教導他的同時并給予他一些自信心,如果孩子感覺到父母的鼓勵和理解的話,他會很快就學會自己脫圓領上衣的。而當孩子在與同伴玩耍過程中受到委屈的時候,父母要先以試探的語氣問他哪里摔了哪里疼了,然后再引導他把事情給說出來,最后再給他分析錯在哪里、對在哪里。先讓他認清事情的對錯,再教他錯的地方要改,對的地方父母就要加以支持并且鼓勵他下次也應該這樣那樣。孩子找到對的地方再加上父母的相信與支持,相信對他以后的自我分析能力有大大的幫助。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只要有人相信自己,有人給你自信心,那么你就一定能事半功倍的把事情給做好。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利用“相信”的誠意,這樣孩子就能從小給自己樹立起正確的自信心。
下一篇: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彈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也有自己的秘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