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從男人轉變為父親肯定是要經歷很多事情,而且對于男人來說,成為爸爸之后一定要做好一些事情,也要有提前的心理準備。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初為人父的時候需要做好什么準備,這對今后的生活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準備耐性
很多男性在剛當爸爸時異常興奮,對孩子愛不釋手,但是時間一長,又嫌哭起來煩、又嫌鬧起來吵、 還嫌拉尿時臟,興奮勁兒沒幾天就過去了,高興的時候逗逗,心煩的時候就把孩子丟一邊,甚至生氣時打罵孩子,這樣的父親怎能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形象?
準備責任
許多爸爸認為:“我天天出去掙錢,哪有時間照顧孩子?教育孩子那是他媽媽的事情。”這種借口都是在推卸責任。反過來說,如果讓媽媽出去為工作東奔西跑,你在家照顧孩子可以嗎?你多半會用別的理由來拒絕。父親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少,對孩子的了解和理解也就越少。男性和女性的氣質特點是互補的,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中最好能兼收并蓄。
準備尺度
家庭教育中的父親經常缺乏耐心、缺乏細致,所以教育意識單一,也就是“不夠聰明”。男人象征什么?力量、威武、勇敢。但因為這些,也就缺少了呵護、撫慰的柔情。也許爸爸們要說:“男人就要有個男人樣嘛,嬌滴滴的哪像爺們?”其實,一個能展現母性力量的父親,不但不會使他們的雄性力量遜色,反而會因為自身的剛柔并濟而使他們的雄性力量更具深度和智能。能掌握一個尺度,和孩子關系融洽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準備平衡
這里的平衡很簡單,就是父親和母親的教育觀點一定要統一,目標一定要一致,千萬不要出現家庭教育中母親做紅臉父親做黑臉的情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誰也不要做黑臉,這會嚴重破壞你和孩子的關系。如何不出現紅、黑之分呢?父母(包括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同時做黑臉、同時做白臉,這樣做就不會導致孩子無所適從,同時也樹立了父母在孩子中的威信,但是要有前提,不可高壓,不可強制,應以理服人。
有一些男人認為,自己只要賺錢就可以了,教育自己那都是女人做的事情。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不得不說你不配做一個好父親。只能爸爸媽媽一同來教育子女,才能讓孩子更加健康,才能夠讓孩子形成更加完美的人格。
推薦閱讀:如何做個讓寶寶信任的好爸爸?
下一篇:孩子們不喜歡這幾種類型媽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親子溝通勿說的十二句話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