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何和自己的孩子相處,現在已經是困擾絕大多數父母的共同問題了,孩子的教育是一個家庭中的大事,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在長大之后也能夠有出息,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可是父母如果在不懂得交流基礎的時候給孩子教育,則可能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系。
1、“我不要吃飯,我要吃薯條”
孩子鐘情于美味可口的零食是無可厚非的,而漢堡包及薯條等食品又特別為小朋友所喜愛。雖然如此,但父母總不能讓孩子以此作為三餐的主要食糧,否則,不但影響孩子正常的營養吸收,也容易使孩子養成偏食習慣,到發覺時要把這壞習慣改掉也很難了。這些快餐小食對孩子來說是既美味又簡單,而且這類快餐廳的設計氣氛也迎合小朋友的喜好,加上隨餐附送的玩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要改變珊珊這種想法和偏食傾向,短時間內是比較困難的。
2、“為什么只有我沒有零花錢?”
這個社會最怕是互相比較。貧窮不是罪過,但當孩子看到別人的生活條件、物質享受都比自己好,便會造成一個很大的心理障礙。要消除這個心理障礙,父母便要灌輸貧亦樂的意識給孩子,讓孩子明白獲得歡樂并不一定是用錢買玩具或電子游戲機。父母可在假日帶孩子到公園呼吸一下大自然的空氣,或者到沙灘玩水,這些活動都不需要花太多錢,而孩子又可以在伙伴間有話題,對他們的身心發展會有一定的裨益。
然后引導孩子從正面去看整個家庭狀況,例如,雖不算是豐衣足食,但相比一些農村的小朋友好,而父母努力工作都是想改善家人的生活,讓孩子理解父母這份心意,從而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家庭的溫暖。
3、“賺錢比我還重要嗎?”
物質享受固然重要,親子之情卻不容忽略。因為要多賺錢而剝削了孩子與爸爸、媽媽相處的機會,損失的肯定比金錢為多。越來越多的父母因忙碌而忽視了與子女的溝通,當工作停下來時,才發覺自己并不了解子女的想法與喜好,而子女亦因此覺得父母并不關心他們,親情越發疏遠。
以上給大家介紹的這些,就是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應該使用到得交流禁語,這些交流的話,如果從大人的角度和嘴里說出來,對孩子來說,非但是沒有好處,還會帶入孩子到一個語言的誤區之中,也會造成兩個人關系的漸行漸遠。
推薦閱讀:學習瘦子思維 讓你輕松遠離肥胖
下一篇:破壞親子關系的十句話家長不能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金錢與育兒 存在沖突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