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批評孩子需要注意什么?在孩子不聽話或是犯錯的時候,家長通常都會對孩子進行批評。但是,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語言技巧,一旦說法不當,不僅會惡化親子關系,還收不到成效。
批評情緒化
一旦孩子出現過失,家長雷霆震怒,情緒激動,如狂風暴雨的說教之詞撲面而來,將內心不滿傾倒而出,忽視了孩子的感受,也忽視了這種宣泄的有效性。
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理解和接受正確的建議,以在之后的行動中糾正。對其過失的分析和評價應該是理性的。家長態度上嚴肅可以理解,但變成情緒的“發泄”就顯得不夠理性了。而且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很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客觀的評價問題本身并提出解決辦法比過激的宣泄更有教育效果。
批評泛濫化
基于孩子當下的錯誤,又將其以前的過失統統數落一遍,這會讓孩子覺得他在父母面前永遠無法翻身。這種把“陳年老帳”重提的做法由于牽扯的太多,沖淡了當前主題,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視,失去了批評本身的效用。因此有針對性是首要的,
另外孩子犯了錯誤,也不一定隨即進行批評,父母如能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進行批評、教育,會更容易達到預期目的,收到較好效果。如:放學后單獨與孩子談談,在與孩子一塊回家的路上聊聊,單獨打電話與孩子說說等。如果不分時間、地點、場合地訓斥、指責,只會挫傷孩子自尊心,引起他的反感,甚至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批評簡單化
這類情況很多,就是家長對現象做做批評,而不著重說明孩子過錯在哪里,也不分析過錯的原因,更沒有引導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如當孩子出現賴床的現象后,一邊催促一邊數落。這種泛泛批評最終只能被孩子當作背景噪音,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并沒有起到批評的作用。
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時,語言要簡明扼要,切忌反復嘮叨。雷同的講話內容,對孩子缺乏有效性,使其心生厭煩。除了特別重要的事情可以重復一下,一般的事情家長只需要說一遍就可以了。而且如果沒有解決方法,索性不要用語言批評。而用冷處理,促使孩子自我反省,也能起到促使其自動改進的效果。
批評嚴重化
是將孩子的過錯與其人格混為一談。當孩子出現過失后,家長用簡單地否定、粗暴地訓斥、諷刺來對待孩子。如“你真是笨,一輩子沒有出息”,“ 現在就學會撒謊,長大后不知道成什么樣子”。這類方式,就是將孩子的一件錯事進而否定整個人。最易傷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變得對任何事情都無所謂,甚至自暴自棄,不思進取。
以下這四種批評方式,就是廣大家長們最需要避開的。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多少都會出現錯誤,家長要盡量減少批評的方式,尤其是孩子能力之外的事情,千萬不能批評,否則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傷害。
推薦閱讀:親子溝通要避開三個錯誤
下一篇:兒童偏矮怎么辦 要及時干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輩愛拈花惹草兒女也會花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