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親子關系重要嗎?當然重要,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家庭生活幸福的保證之一,如果孩子與父母天天爭吵不休,恐怕家和萬事興是不可能達成的。心理健康專家指出,家長要學會與孩子溝通,而與孩子溝通有五個層次。這五個層次是什么呢?
1.下午孩子放學回家,進門叫一聲“媽,我回來了”就進了自己的屋子,直到吃飯媽媽叫出來才上飯桌,吃飯的時候媽媽問一聲說一聲,媽媽不問孩子便不說。這樣的話,大概孩子喝家長的溝通層次就在打招呼這一層了。
2.吃飯的時候,兒子告訴媽媽:“明天要交資料費,總共235。”然后再也無話,這恐怕是在講事實的層面。
3.同樣是在飯桌上,親子之間可以討論問題,就某個問題各自可以發表想法和看法,哪怕是孩子和家長有爭執,但是有互動和交流。這個層次便是在“講看法”或者“講觀點”的層面。
4.孩子回家后,就告訴媽媽:“媽,今天有些不爽,心里憋悶得厲害。”這說明孩子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跟家長吐露,就更深了一層呢。
5.最深的一個層次是敞開心扉的,就是孩子什么事情都愿意跟家長說,回家就滔滔不絕的。如果您跟孩子的溝通在里面最后的三個層次,那么是應該恭喜的,說明您跟孩子的關系是相當不錯,在這種良好的親子關系里面,我們給孩子提要求定規則,孩子差不多是愿意接受的,教育相對來說也容易實施。
如果我們和孩子大多時候的交流停留在打招呼和講事實的份上,那就有些危險了,這個時候恐怕我們說什么他就不愛聽了,甚至去到外面尋找他自己需要的東西。比如上網什么的……其實就溝通層次來說,每個孩子小的時候,跟家長之間的互動都在最里面那層的,也就是完全敞開心扉的,因為孩子本來就是赤裸裸地來到我們身邊的哈。稍微長大一點,他會把自己遇到的所有事情,自己的心情完全向我們傾訴,向我們尋求幫助。但是,隨著孩子的懂事長大開始上學等等,孩子和我們的距離會越來越遠。
總而言之,小編認為,與孩子溝通,家長不要總是說一些傷害孩子自尊的話,更不能給孩子貼上某種標簽,比如懶惰、笨蛋等等。在外人面前,適當的夸獎自己的孩子會讓孩子內心更溫暖,總是在外人面前羞辱自己的孩子,這不但會傷害孩子的內心,更是等于羞辱自己。
推薦閱讀:怎樣減少和寶寶的沖突?
下一篇:怎樣減少和寶寶的沖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做好這些事會讓父子關系更融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