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這是一個流行但已不新鮮的故事:Kim在網上聊天,遇到一個很談得來的朋友kitty,深聊之下發現是異性,再聊頗為投機,于是演繹成網上戀情,一天網上見不著便相思難捱,繼而相約見面,由此促成了一段姻緣。
我認識Kim在先,現在他們都是我的朋友。我本不相信這些,很難想像:Kim和Kitty兩個人一個在中國北部,一個在南部,天天晚上泡在網上聊天,就能聊成一段姻緣?但現在他們竟成了,而且Kitty居然為此不顧一切從南方跑到北方來!
繼而發現,周圍很多朋友都在網上聊天,什么ICQ、OICQ、聊天室,一有時間就泡在里面,而男士們聊天的主要對象,都是"MM"(美眉),遠到美國、加拿大,近到新疆、青海,什么地方的人都有,每天樂此不疲。
與此同時,很多網站也迎合了這種需求,推出各種網上的尋友欄目,更有甚者,還誕生了專為女人設計的"養男人俱樂部"。而在2001年的情人節,有些網站直接推出了網上約會、網下見面的集體活動,讓人不由得想起以前曾流行的集體婚禮,只不過如今已掛上了互聯網的招牌。
"網上情人"有多少?廣州視窗曾做過一項網上調查,參加調查的33152名網民中,有一半相信網絡,其中兩成有過"網戀"經歷。值得注意的是,被調查者以20歲至30歲的未婚人士為主。一位網友坦言,他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戀人,網戀就成了他的一種感情寄托,因為他可以在網上與一位異性網友談情說愛,兩人互傳照片,打電話,那感覺跟現實情侶別無二致,"那至少讓我體驗到了的滋味,雖然我們還并沒有打算真正介入彼此的生活。"
情感是人類第一大需求,互聯網的無邊界、虛擬性質給我們這種需求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我們可以放心地對一個人說出自己心里最隱秘的話,而不必擔心會讓熟悉的人知道。這種坦露心菲的真誠,也讓網戀可以流行。但輕易發生的感情也易結束。一位網友見過自己的"網上情人"后失望地說:"真沒想到,天天說自己'明眸善睞',卻是高度近視!"其實,這位朋友才1.6米多一點,在網上也自稱高大威猛……
網上與網下,虛擬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讓人對網戀不得不心存恐懼。因為網戀最常見的"命運"就是"見光死",所以很多人,即使聊得再投機也從不見面,擔心一見面就意味著從此永遠地失去。所以,對大多數人而言,網戀也許真的只適合于在虛擬的空間里,虛擬地談,如果你不能確信你的"命"很好,或者足夠堅強的話。
>>>
下一篇:考前如何戒斷“電腦游戲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對網絡依賴者進行心理干預:溫吞青蛙式的心理干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