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當“工作狂”爸爸遇上愛上網的孩子,會收到什么?小朋的爸爸收到的是兒子數不清多少份的保證書。
有網癮的兒子怕爸爸打不敢回家
13歲的小朋又去上網了。昨日,直到把口袋里的錢花完了,他才走出鄭州市伊河路上的一家網吧準備回家。
和以往一樣,上網玩游戲的時候,他忘了去想從家拿錢偷偷出來上網會是什么后果。但一走出網吧門口,他就開始害怕了,回到家迎接他的一定是氣得要打他的爸爸,而且,肯定又要寫保證書了。
大學路巡防中隊隊員安建民、金玉林沿伊河路巡邏的時候,看到沒打傘的小朋一個人走在雨中,表情怪怪的,就上去問他是不是有什么事。
聽到安建民問他,小朋的淚馬上就出來了。小朋一想到回家要面對嚴厲的爸爸,就不敢回去,但他不回家也無處可去了。面對安建民的詢問,他說出了家中的電話,讓巡防隊員送他回家。
回家的路上,小朋說他父母都忙于工作,幾乎整天不著家,根本沒有時間管他。回到家也見不到家人的他,就慢慢地習慣于出來上網打發時間。
收到第N份保證書 父親選擇相信兒子
回到家尚未進門,不敢面對爸爸的小朋,就站在了巡防隊員的身后。見到小朋,陳先生也不說話,抓著他就想打上一頓解氣。
面對不聽話的兒子,陳先生連連嘆氣:自己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小朋還是不聽話,明著不讓走偷著也要出去上網,對他實在是沒有一點辦法了。
面對小朋,除了生氣,陳先生還覺得異常委屈。他開了一家商店,每天天不亮就要和妻子一起上貨、擺貨、開張,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才關門,兩口子每天累得沾枕頭就能睡著。雖然從小朋上學起,自己就沒到學校接過他放學,甚至不知道孩子幾點放學,但是對于小朋的學習,陳先生自認還是很關心的。
小朋默默流淚,趴到桌子上寫了一封保證書交給爸爸。陳先生看了一眼收了起來,這已經是他收到的第N封保證書了,雖然每次兒子的保證都沒有什么效果,但這次他還是決定原諒兒子,再相信他一次。
陳先生很無奈,即使這份保證書起不到作用,他也只能選擇相信,“自己的兒子,我能怎么辦呢?”
“網癮”提醒父母要關愛孩子
“孩子在以上網的方式提醒父母關愛自己。”鄭州12315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副主任趙悅玲說,12歲以后,孩子會陸續進入青春期,他們會對家長、老師的權威提出質疑,如果之前與父母有良好的溝通,通過和父母的溝通孩子會安全度過青春期。因此小朋的父母,現在要做的是趕緊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關注孩子的內心需求。
趙悅玲認為,陳先生要想改變小朋,寫保證書沒有用,一定要從溝通做起:不管有多忙,一定要每天抽出10多分鐘時間跟孩子說說話,讓孩子感覺到家里的溫暖,做到多聽少說。
“絕對不能無視孩子上網。”在工作中,趙悅玲碰到的很多“問題少年”都是從沉迷上網開始的,如果父母不及時關注,很容易形成問題三部曲:網癮、早戀、離家出走。而一旦走到離家出走的地步,父母要付出的可能是現在付出的雙倍精力。
下一篇:引導孩子合理應用網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拯救“網癮孩子”任重道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