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1.認知治療
認知重建:改變其堅定而又頑固的信念,如“游戲真棒”,“上網真好玩”,“再沒有比上網更刺激的事了”(可以采用蘇格拉底問話,辯論法):上網的動機、對網絡的態度:不從感情上厭惡和排斥它,采取“導”而非“堵”的中肯態度、讓其充分認識到成癮后的嚴重影響(癮發時用提示卡)。
自我提醒:將上網的好處和壞處分別列在一張對稱的紙上,按程度輕重排好順序,每天做思想斗爭10-20次,每次3-5分鐘,尤其是在癮發時;也可以將好處和壞處分別貼在顯眼的地方,如電腦上、臥室里、門上;每天多時段內默念或大聲對自己念上網的壞處:戰勝自己關于上網不合理的觀念 將上網的好處和壞處分別列在一張對稱的紙上,按程度輕重排好順序,每天做思想斗爭10-20次,每次3-5分鐘,尤其是在癮發時;也可以將好處和壞處分別貼在顯眼的地方,如電腦上、臥室里、門上;每天多時段內默念或大聲對自己念上網的壞處:戰勝自己關于上網不合理的觀念
自我辯論:想象自己上網成癮后的種種極端后果,如:成績下降、被大家看不起、被別人羞辱、對不起自己的父母、親人等,在癮發時讓“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進行辯論,讓內心的道德感、責任感與罪惡感、失敗感斗爭:從感情上戰勝自己,痛下戒除網癮之決心,增強自己的戒網動機。
自我暗示:如果又有了想上網的念頭時反復自我暗示,如“不行,現在應該學習,等周末再說”,“我一定能行”,“我一定能戒除”,每當抵制住了誘惑,認真學習,度過了充實的一天后,就進行自我鼓勵,如“今天我又贏得了一次勝利,繼續堅持,加油”。這樣不斷強化,形成良性刺激,加強自己的意志,使上網的欲望得到抑制。語言暗示既可通過自言自語,也可將提示語寫在日記本上,或貼在墻壁上、床頭上,以便經常看到、想到,鞭策自己專心去做。
2.行為治療
強化法:自我獎勵、自我懲罰,即視當天的進展情況而給自己一些小小的獎勵或懲罰,但應注意其使用的內容應最好與上網無關.獎勵和懲罰既可以由成癮者自己執行,也可以請老師、同學、家長協助執行。如,當目標執行無誤,就獎勵自己吃一樣喜歡的零食或買一件喜歡的東西,否則長跑1000米或做等.
行為契約法:成癮者與家長共同商定戒網的行為契約,成癮者簽定契約并成為契約的遵守者,家長則擔任契約的執行者,從而規范成癮者的上網行為,也培養其自我約束能力。
厭惡療法:“厭惡刺激治療儀”電擊、默想癡網后造成的種種被辱場面,想象自己長時間上網后萎靡不振的頹廢樣子,甚至可以讓其配合在上網后精神不振時保持原樣照張相,再與其以前精神狀態很好時對比,讓其厭惡自己的過度上網行為,從而激勵自己找回自我,增強自我效能感,但注意不要泛化到厭惡整個自我。
想象滿灌法:想象自己上網成癮后的種種極端后果,如成績下降、被大家看不起、被別人羞辱、對不起自己的父母、親人等,想象自己長時間上網后萎靡不振的頹廢樣子;讓其厭惡“現實自我”的形象,并用“理想自我”激勵自己。
放松訓練:為應對戒網中癮發時出現的緊張、焦慮、不安、氣憤、等不良情緒,采用肌肉放松法、想像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以穩定情緒,振作精神。
3.輔助治療
還有一些方法不易明確歸為認知療法或行為療法,卻在這兩種療法中都可能用到,本涉及到的主要有以下幾個:
轉移注意法:在其他活動中尋找快樂,如欣賞一曲優美抒情的音樂,去場、打球,讀一些輕松愉快、有趣味的書刊,或與朋友逛街、散步、看電影、郊游等等。對于一些因過度上網而產生孤獨、憂郁等情緒的學生,應鼓勵他們多參加體育鍛煉,有助于促進大腦中神經肚物質的釋放。
社會支持法:社會成員尤其是父母應更多地關心成癮者,理解他們,幫助他們,為他們戒網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人際環境,讓他們感受到現實生活中的人際溫暖,滿足他們人際交往和情感溝通的心理需求,從而改變去網絡中尋求心理需求的滿足的方式。
下一篇:測試自己是否網絡成癮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絡依賴強 疏導是關鍵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