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異常心理 > 網癮

網癮

最易染上“網癮”的5類孩子

分類: 網癮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1-10

閱讀 :526

        青少年過度迷戀網絡已經成為一個讓全世界父母關注的社會問題,如何讓自己的孩子戒除"網癮"成為不少家長的心頭大患。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孩子最易染上"網癮"?怎樣才算是染上了"網癮"?為什么你的孩子會染上"網癮"?為此記者走訪了青少年"網癮"研究專家、華東師大咨詢工作室的申燕萍、特約咨詢師陳闖,請他們指點家長如何讓孩子避開"網癮"、從"網癮"的"魔爪"中掙脫出來。  
  ◎ 兩個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1】

  家長李先生一到暑假就坐立不安,因為放假時,上初二的兒子強強每天總是喜歡玩會電腦。為怕兒子染上“網癮”,李先生從孩子坐在電腦前就開始緊張不已,一直在房間內走來走去,對孩子口羅嗦不斷,接下來干脆在電腦上設置了密碼,甚至拔掉了網線,強強非常氣憤,經常偷偷跑到外面的網吧去上網。

  【專家分析】 其實孩子每天上網不超過2小時,就不能算是“網癮,”家長大可不必過于緊張。對此不應該制止,反倒應該鼓勵,因為網絡上一些先進的資訊,恰恰是對孩子十分有幫助的。

  【專家建議】 首先家長應該對“網癮”有正確和科學的了解,不要對孩子正常的上網活動橫加阻撓,其次還要把握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因為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僅不能正確引導孩子,還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處于的青少年,自我意識正在增強,無端的指責會造成孩子的逆反情緒。

  【典型案例2】

  今年高二的李莉(化名)喜歡上網和網友聊天,傾訴心事,每個星期只上兩次,時間都不超過2個小時.但是李莉媽媽特別擔心她在網上“遇到壞人”,李莉一上網打開QQ開始聊天,媽媽的嘮叨也隨之而來,李莉經常是忍無可忍。久而久之,李莉和媽媽之間的話越來越少,孩子在家里也變得很冷淡。

  【專家分析】 現在,網絡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孩子上網聊天,只要是在正常的范圍內,不影響學習和生活,都可以視作是一種流行的正常的需要。沒有必要進行干涉。而且孩子在網絡上正常交友,對于收集信息,宣泄情緒都是有幫助的。

  【專家建議】 家長應該理解孩子,不要無端地指責,更不要與孩子之間形成情緒上的對立,應該正常地引導孩子健康地使用網絡、如何交友,利用網絡聊天中有利的因素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家長也可以適當地與孩子共同學習使用網絡,這樣既可以親身體驗網絡,又可以找到與孩子的共同語言,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 專家分析:5類孩子最易染上“網癮”

  第一種:學習失敗的孩子由于家長、老師對孩子的期望過于單一,學習成績的好壞成為孩子成就感的惟一來源,此時,一旦學習失敗,孩子們會產生很強的挫敗感。但是在網上,他們很容易體驗成功:闖過任何一關,都可以得到“回報”,這種成就感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體驗到的。

  第二種:學習特別好的學生不少本來學習好的學生在升入更好的學校后,無法再保持原有的名次和位置,這時,他們對“努力學習”的目的產生了懷疑。按照老師和父母的邏輯,學習是為了“上大學——找到好工作——掙錢”,當他們失去了為“名次”、“位置”等學習的內在動力后,無法認同老師和父母的邏輯,因為,即使不用學習也可以從父母那里得到錢。于是,一些人開始迷戀網絡。其實,造成這些孩子依賴網絡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習觀。

  第三種:人際關系不好的孩子他們希望上網逃避現實。許多學生雖然成績不錯,可是性格內向、猜忌心強,而且小心眼,碰到問題時沒能得到及時解決就沉迷于網絡,學習和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第四種:家庭關系不和諧的孩子隨著離婚率、犯罪率升高等社會問題的增多,社會上的“問題家庭”也在增多,這些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溫暖。但是在網絡上,他們提出的任何一點兒小小的請求都會得到不少人的幫助。現實生活和虛擬社會在人文關懷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讓“問題家庭”的孩子“躲”進網絡。

  第五種:自制力弱的孩子不少上網成癮者都有這個問題,他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也不想這樣下去,但是一接觸電腦就情不自禁。這是典型的自我控制力不強。生活中要面對很多選擇,選擇什么是對,什么是錯,選擇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如果將人生的元素盡量簡單化,那么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選擇,選擇的正確率越高,成功率也越大。

  ◎ 專家建議:家長要學會“彈性引導”

  ■ 家長在孩子的“脫癮”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必須打破原來一味地打罵埋怨或者放縱溺愛的傳統做法。家長應該定期與孩子交流、創造有利于孩子的成長環境、滿足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游戲等方面的需求。家長們要更新觀念,提高對網絡時代的認識,不能因網吧出了幾起事故就談網色變,不讓孩子上網。

  ■ 家長要學會上網,家長不懂網絡,就不能正確引導孩子上網、督促孩子健康上網。應該注意發現孩子上網中碰到的問題,在上網過程中及時與其交流,一起制定有利的措施。同時家長還可以在電腦上設置防火墻,防止孩子受到不良文化和信息的影響。>>>>和孩子一起敲鍵盤

  ■ 家長要善用網絡,當好孩子的引路人,家長要引導孩子選擇有利于他們成才的網站。

  ■ 家長要適時監督,把握孩子在家上網或去網吧的質、量、度,孩子自制力差,綜合判斷能力較弱,父母要適時提醒,適當督促孩子上網有度,并鄭重告訴孩子不要光顧色情網站。

  ■ 家長要掌握一定的學治療知識。很多家長面對子女網絡成癮,往往是苦口婆心地勸說、哭訴,最終又束手無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正確面對,并用適當方法去改變孩子,轉移孩子的興趣,幫助他們走出網絡成癮這個迷陣。

■ 改變對孩子的錯誤教育方法。許多父母教育方式過于簡單,要么一味溺愛、放縱,最終導致孩子性格不成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差,使孩子不能合理應對外界事物;要么對孩子嚴加看管,甚至將其關在家里,不能出門。一旦孩子網絡成癮,便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將孩子一棍子打死。這些對孩子的錯誤教育方式,都是導致網絡成癮的高危因素。事實上,對孩子施行正確的家庭教育,是改變網絡成癮問題的關鍵。善于“彈性說服”,要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了解孩子的需要,切忌危言聳聽。

  ■ 家長強化鼓勵孩子的長處,必要時可暗示不足之處;讓孩子獨立承擔家務勞動,并長期堅持;經常與孩子共同完成其力所能及的工作;遇事征求孩子的意見,并采納合理的建議;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時協助孩子調整負性的狀態。

  ■ 間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帶孩子出去旅游,既能開拓孩子的眼界,又能鍛煉動手能力、交際能力。

  ■ 家長在社區中,還可以聯合其他家庭,在小區中營造健康的文化交流環境。在學校不能控制的業余時間,可在社區的幫助下,組織孩子搞些有益的網絡競賽,宣傳網絡技能,通過家庭的比賽和交流,引導孩子怎樣正常使用網絡。

  ◎ 家長認識誤區:兩大誤區阻礙戒“癮”

  ■ 誤區一:認為“網癮”不是病,把孩子對網絡的癡迷單純地當作一種問題,認為不用治療。

  糾正方法:網絡成癮和吸毒、酗酒一樣,表現為孩子如果不上網就會渾身難受。戒除“網癮”是要通過有效的藥物和配合治療的。

  ■ 誤區二:認為“網癮”戒了就好了,不會再復發了。

  糾正方法:在戒除“網癮”的過程中,有些孩子表現為不配合,出現反復。家長要督促孩子在戒除“網癮”之前最好不要碰電腦。這里有個間隔期。網絡成癮后一定要有一個真正的隔離期,這個時間有的需一個星期,有的需一個月。要遵循教育規律,不斷嘗試采用各種辦法,耐心地打開孩子心中的一個個死結,最終使孩子徹底戒除“網癮”。

  戒除孩子網癮引導有四招

  網癮不等于網游癮

  “網癮”,學名叫做互聯網成癮綜合征,是一種現代的疾病。患者因為缺乏社會溝通和人際交流,將網絡世界當做現實生活,脫離時代,與他人沒有共同語言,從而出現孤獨不安、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有意念和行為。醫學上把這種癥狀叫作“互聯網成癮綜合征”,簡稱IAD。集中的表現就是網上聊天和網上游戲,網游癮只是網癮的一部分。

  網游癮不是病

  只是一種不良游戲習慣

  網絡游戲像我們小時候玩的過家家、跳皮筋一樣,只是游戲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在游戲中建立一個同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人際交友圈和社區,網絡游戲構筑的是一個虛擬社會,你可以在游戲中扮演任何一個你想要的角色。在網絡游戲中,因為接觸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引入現實生活中的規則,比如誠信、公德和友愛。這個是有積極意義的。

  而對于那些沉迷于網游的人來說,他們把人生的全部精力或者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網游中,把網游當做了逃避和發泄的渠道。如何評價一個玩家是否有不良的游戲習慣,取決于他們在游戲上花了多少時間、對游戲的依賴程度是否影響到他的生活能力。

  自制力才是戒癮第一力

  前一陣子,北京軍區總醫院開了一個專為戒除網癮而成立的“網絡成癮治療中心”,15天的收費就是6000元。且不說付出和回報能不能成正比,單說這網絡游戲層出不窮,戒掉這個游戲,還會有新的游戲出來。花錢去治療,真的不是明智之舉。

  之所以選擇在網路上玩游戲,是因為我們輸得起;真實生活里玩游戲,我們絕對輸不起。選擇虛幻還是真實,在于自己的自制力。很多網游癮者都明白這個問題,但是一開電腦就情不自禁地進入到游戲當中去,這個是典型的自制力不強。像網絡游戲中需要選擇不同的職業一樣,生活中也要面臨很多的選擇,游戲中職業選得不好還可以刪號重練,但是生活中呢,有的時候一步錯將滿盤皆輸。

  未成年人重在引導

  對于未成年人來說,自制力差是通病,一旦染上網游癮,很難自拔。小猴在這里提供幾個方法供家長參考。

  參與法: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網絡游戲,取得信任和共同語言。不僅能有效地控制他的游戲時間,還能了解他的交友情況。

  轉移法:中國孩子沉迷網絡游戲的根源在于沒有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大都背負著沉重的課業壓力苦不堪言地攀爬華山獨路。作為家長,有義務因勢利導地轉移孩子的興奮點,比如練書法、畫畫、登山、打籃球或者踢足球。

  限制法:未成年人的玩心重,家長還是要適當地限制一下他。如果能和孩子達成協議最好。限制玩游戲的時間,每天晚飯后一個半小時,周六、周日三個小時。

  設置法:電腦一定不能放在孩子的臥室。最好放在客廳或者父母的房間。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限制他的上網時間。

 

下一篇:網絡成癮會影響新一代年輕人的婚姻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上網成癮根在教育 教育學家談治網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 |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午夜无码性爽快影院6080|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本日|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18|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成A人片|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蜜桃|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