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位家長的困惑今年5 月,浙江一位姓于的母親決定讓自己上高二的兒子去網癮治療中心接受網癮戒除治療。
“孩子整天泡在網吧里,并開始偷家里錢去上網。”于女士很怕孩子跟網吧里一些不三不四的孩子學壞了,因此她向很多人打聽,想找一家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治療機構。“只要能幫孩子把網癮戒掉,多少錢我都肯出。”
可是咨詢一番之后,她發現目前各地大大小小的網癮治療機構,都是既有治好的、也有治后反復的,還有治后引發孩子逆反行為的。而且治療方法差異也很大,有吃藥打針的,有電療電的,有采取暴力的……于媽媽已經不知道該信哪家了。
“由于家長往往不具備網癮治療的科學知識,在獲取知識不對稱的情況下進入治療機構。醫生對孩子的診療方法是不是規范,家長往往不了解,也就喪失了治療權。”
“從治療手段到治療效果,無人監督、無人管理”
據了解,目前國內各網癮治療機構已有300 多家,每月收取的費用少則五六千,多則八九千,一般三個月為一個療程,而且治療期間家長往往還要陪同孩子在治療機構吃住。幾個月下來,花個兩三萬甚至四五萬再平常不過了,更有一位父親為給孩子治網癮,三年來已經耗費百萬元之巨,但是錢花了,孩子回家后不但網癮依舊,而且變本加厲地更加痛恨父母,甚至不再相信任何人。
面對高額的網癮治療費用,病急亂投醫的家長們依然執著而無奈地堅持著。
比收費偏高更讓人擔憂的是各網癮治療機構的資質及治療手段。
目前國內網癮治療機構有醫院辦的、學校辦的,還有私人辦的。各網癮治療機構采取的治療手段也五花八門:除了一般的心理輔導治療外,有用藥物治療的、有用的、有干脆直接用暴力的……還有人正準備對網癮孩子的基因進行研究。“目前各地網癮治療機構,從治療手段到治療效果,無人監督、無人管理,可以說是處于半無政府狀態。”
機構各有其主,方法莫衷一是。甭說家長們無法明辨,就連治網癮的專家們意見也各有不同、甚至針鋒相對。
[1]
下一篇:沉迷網絡火星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理醫生:網購成癮是心理疾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