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平時在生活中,人們難免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也會有令人心痛的問題。作為朋友,我們應該在他們遇到痛心事的時候要施以安慰,但是,心理健康專家稱,我們撫慰朋友心靈的方法也是有講究的。要不然,廢話說了一大堆,人沒安慰好,反而會讓對方更加難受。
一 善于傾聽
由于生活體驗、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等不同,形成了每個人的心理特征不同,對于苦惱的不同理解。因此,當試圖去安慰一個人時,首先要理解他的苦惱。一顆沮喪的心需要的是溫柔聆聽的耳朵,而非邏輯敏銳、條理分明的腦袋。聆聽是用我們的耳朵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不要追問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做判斷,要給對方空間,讓他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 要接納對方的世界
安慰者容易在傾聽的過程中產生反向心理,迫不及待地打斷別人說話,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時往往使“安慰”很難繼續下去。因此,安慰者需要放棄自己根深蒂固的觀念和偏見,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他所面臨的問題。心理專家所說的“放下自己的世界,去接受別人的世界”,就是這個道理。最好的安慰者,是暫時放下自己,走入對方的內心世界,用他的眼光去看他的遭遇,而不妄加評斷。
三 要共同探索和理解對方的生活經歷
安慰者常常會感到自己有義務為對方提出解決辦法。殊不知,每個被苦惱折磨的人,在尋求安慰之前,幾乎都有過不斷的嘗試、不斷失敗的探尋經歷。所以,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探索對方走過的路,了解其抗爭的經歷,讓他被傾聽、被理解、被認可,并告訴他已經做得夠多、夠好了,這就是一種安慰。我們要注意不加干預、不給是非判斷,而要傾聽、了解并認同其苦惱,是安慰的最高原則。
綜上所述,看來我們平時說話和人溝通都是要有技巧的,而這些技巧正是需要我們掌握的。如果你什么話都說,那么,反而會給你引來麻煩,讓事情變得更糟。你一旦掌握了這些技巧,那么不論你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會受益匪淺。
下一篇:教你如何克服自己的自卑情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傳遞正能量 擁有健康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