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為什么有的人總能保持樂觀,即使面對慘淡的現實,有的人也還是能保持樂觀向上,一個新近的研究可能能夠解釋這其中的原因。
對樂觀者來說,為什么有的人總能保持樂觀,根據研究者告之的實際情況,志愿者在調查結束時變動自己答案的幅度會很不相同。比如說,研究者告訴被試,實際生活中患上癌癥的可能性是30%.如果起初被試認為患癌癥的風險是40%,那么那 “癌癥發病率30%”就是好消息,最終他們會把評分改為約31%.但是如果最初被試填寫的患癌風險是10%,為什么有的人總能保持樂觀,那 “癌癥發病率30%”就是壞消息,最后他們會忽略壞消息,只在10%基礎上略微地增加一點。
為什么有的人總能保持樂觀,當得到的信息是正面的時,所有人腦部的大腦額葉都有更多的活動,這個部位與處理錯誤有關。當得到負面信息時,對最樂觀的人來說,其大腦額葉的活動最弱,為什么有的人總能保持樂觀,而最悲觀的人的大腦額葉活動最強。這顯示大腦可能會挑選自己愿意聽從哪些證據。
為什么有的人總能保持樂觀,“吸煙會致命,但人們聽不進去,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得癌的可能性很低。人們的離婚率是50%,但大家都不認為這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下一篇:如何趕走大樓綜合癥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多喝鮮花生葉湯有助于緩解神經衰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