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大千世界,真的是無奇不有,很多人在這樣忙碌的生活當中,希望自己有一個健健康康的身體,這樣子對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這有的人卻往往希望自己生病,到最后還真的實現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的黃薛冰博士告訴記者,在生活中,很多人非常希望自己生病,生病時他們雖然身體很痛苦,但心理上卻非常快樂。空閑時,他們甚至會自己在一個地方,不停地想象自己生病的場景,甚至來“表演”那種癥狀,以此來達到心理上的快感。同時,他們對藥品和健康的信息非常關注,身體不舒服時,非常喜歡去醫院看病,但又檢查不出器質性病變。他們為什么喜歡用生病來換取心理上的快感呢?
依賴性強、感情脆弱的人容易形成疑病性氣質
具有疑病性氣質的人感情脆弱,比一般人對他人和環境的依賴性更強。他們非常害怕寂寞,必須借助他人的鼓勵和安慰才能快樂地生活。他們對關愛的需求程度之高,是一般人很難想象和接受的。由于得不到充分的理解和他們所期望的關愛,他們內心非常痛苦,就想盡一切辦法來換取周圍人對他們的關愛。生病是很能使別人同情、關心并來照顧他們的一個途徑,因此,他們就會非常渴望生病,或者沒病說有病,小病說大病。
疑病性氣質形成的根源在于幼年親子關系
在幼年時缺乏父母的關愛,比如嬰兒期沒有母乳喂養、缺乏愛撫,都會使幼兒心理由于缺愛而產生問題,如果缺乏異性家長的關愛,幼兒的心理問題就會更為突出。有的孩子一直是由隔代祖父母來帶的,與父母接觸相對較少,缺乏父母的直接關愛。成年后,幼兒時期的缺愛就會表現為對愛的過度需求。如果沒有直接換取愛的能力,就會用扭曲的方法來換取過度需求的愛。生病時,他們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和優待,這讓他們很快樂,因此就會非常盼望生病。
剖腹產的孩子長大容易形成疑病性氣質
高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向程說,剖腹產的孩子沒有通過產道的擠壓,缺乏早年艱辛的體驗,這會導致長大后對痛苦的耐受能力差,依賴性強。
剖腹產的孩子出生后,由于母親自身需要恢復,沒有充足的精力來照顧孩子,對孩子的愛撫少,跟孩子說話的時間也會少,這就在客觀上造成了孩子早期母愛的缺失。這些經歷都會存留在潛意識中,在成長過程中引起各種問題。由于在嬰兒時期缺乏母愛,在成年期就會出現對愛的過度補償要求,也就是比一般人更需要愛,如果得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就會想盡一切辦法
其實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人,他們的心理狀態其實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偏激問題,對自己的生活還有身邊的一些事情都會帶來不良的影響,所以小編是認為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
下一篇:宅男宅女如何讓自己走出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女之間純友誼原來是個謊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