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xué)習網(wǎng)站!
我在我的文章中常寫到,真相是永遠的No。1。人生悲劇的真相會令我們痛苦,痛苦不好受,于是我們很容易去否認悲劇的真相,以此減輕痛苦,并且否認的最常見形式是努力制造“反相”。
例如,爸爸不好,這很痛苦,于是我渴望改變爸爸,但這個愿望沒實現(xiàn),于是我渴望改變和爸爸一樣的男人。結(jié)果,童年有一個暴力老爸的人,長大后很容易對暴力男人一見鐘情。導(dǎo)致這一結(jié)果的原因很多,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對“反相”的執(zhí)著,是我們非得想完成一次改造夢想。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子人生中出現(xiàn)了“丈夫打妻子”的四次強迫性重復(fù),第一次是爸爸打媽媽,而后三次是她的三任丈夫打她,最后一任丈夫本是好男人,但她要先把他塑造為壞男人,然后再去玩改造的游戲。
要終結(jié)這種消極的心想事成,最有效的辦法不是玩一下積極的心想事成的游戲,而是接受真相,即承認自己有一個不好的爸爸,接受這是一個改變不了的事實。
當徹底接受發(fā)生時,我們內(nèi)心中會自動浮現(xiàn)出一個新的念頭,但這個念頭并不是我們主動想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地在徹底接受真相那一剎那時所自動產(chǎn)生的,這種想法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會在瞬間將我們從對痛苦的糾纏中解脫出來。
譬如,這位女子如果徹底接受自己有一個糟糕的爸爸之后,她會對改造男人徹底失去興趣,于是壞男人對她的吸引力就不存在了,她可以把能量從對這一不幸的糾纏中解脫出來。此后,她才有了玩積極的心想事成的游戲。不過,必須強調(diào)的是,最積極的“想”,并不是她的心主動想出來的,而是自然浮現(xiàn)的。
德國學(xué)家埃克哈特-托利,29歲時絕望到極點,覺得痛不欲生,產(chǎn)生了的念頭。但是,就在徹底絕望時,奇跡發(fā)生了,他在瞬間獲得解脫。
埃克哈特-托利的這個奇跡事件,我和一些高人討論過,他們一致贊同,如果這時他還抱著任何自己主動的念頭,解脫就不會發(fā)生,只有全然而徹底的接受才能達到這一境界。
我在我的《心靈的七種兵器之一:最純的悲傷幫你告別悲慘往事》等多篇文章提到的Z的故事,類似于埃克哈特-托利的奇跡,她是在小學(xué)四年級想時,而 1
下一篇:心情不爽就給自己請個情緒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寬容的心態(tài)可以維持心理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