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立夏之后,天氣越來越熱了。一到夏日,很多人就會出現心煩意亂、脾氣暴躁、行為失控、做事提不起精神等表現。這被稱為“六月病”,或叫做“夏季情感障礙”。心理健康專家指出,炎炎夏日會讓您的心理“中暑”。
有研究發現,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于80%時,人的大腦靈敏度就會受到抑制,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活動受限,人就會出現情緒上的“中暑”表現。
3類人更容易被“六月病”困擾:一是身體虛弱的老年人,二是脾氣暴躁的人,三是情緒低落者。室內空氣流通性差,環境也單調乏味,讓人心生厭倦,因此人悶在屋里也容易出現“六月病”。下午或傍晚空氣污濁,氣溫也很高,“六月病”的表現會加重;而在清晨天氣涼爽,人的精力充沛,也就沒那么煩了。
緩解“六月病”,首先要控制好外部環境,如保持室內溫度、濕度適宜。其次可以放慢呼吸,保持內心平靜,“心靜自然涼”,還可以暗示自己,環境很清涼。再次,傍晚時別悶在家里,到樹林、草坪附近走走,那里空氣好、視野開闊,會降低人們心理“中暑”的幾率。
小編溫馨提示:炎炎夏日會讓您的心理“中暑”。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我們的身心健康,在炎炎夏日,我們要學會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如果出現了心理中暑的問題,要及時予以緩解。
【推薦閱讀】
3個因素看你心理是否健康
下一篇:擁有愉快心情的十個妙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千萬不要被一時的挫折打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