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都會控制癌癥,因為它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了非常大傷害,所以說對于癌癥的預防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而精神上的因素,也是導致癌癥頻繁發生的最大因素,所以我們一定不能夠忽略精神因素帶來的影響。
現代醫學發現,癌癥好發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長期處于精神壓抑、焦慮、沮喪、苦悶、恐懼、悲哀等情緒緊張的人。精神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卻往往以一種慢性的持續性的刺激來影響和降低肌體的免疫力,提高癌癥的發生率。這些刺激主要是通過神經生理、神經內分泌和免疫三個系統的相互聯系起作用的,最后使腎上腺素皮質酮等內分泌增加,進入血液循環,從而損害人體免疫功能,導致正常細胞癌變。
醫學家在一項調查中發現,81.2%的癌癥病人在患病前曾遭受過負性生活事件的打擊。如配偶死亡、夫妻不和、生活規律重大改變、工作學習壓力大、子女管教困難、夫妻兩地分居等。京、滬等大城市的一項309例胃癌配對調查發現,各地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胃癌患者都有經常生悶氣的情況。從而說明不良的精神因素可以導致胃癌的發生,同時各地調查還發現性格開朗、精神健康的人不易患胃癌。祖國醫學也認為“七情”的過度會導致氣滯血瘀而發生癌癥,認為 “百病皆生于氣”、“萬病皆源于心”。
動物實驗也證明,在連續精神刺激下,動物體內可長出腫瘤。一位研究緊張、免疫力與癌癥關系的科學家把易患乳腺癌的小白鼠放入不同轉速的籠中,轉速越快,小白鼠越緊張,免疫系統功能越弱;轉速最快的小白鼠,它們的腫瘤長得最快,體積最大。在另一項實驗中,把有遺傳癌癥體質的小白鼠分別放在不同環境中飼養,結果發現,在有壓力的環境中的小白鼠有92%長了腫瘤,而沒有壓力的小白鼠只有7%長了腫瘤。可見,為了預防癌癥的發生,不僅要防止各種致癌因素,還應當保持身心健康。因為,壞心情、壞情緒是癌魔的“向導”。
從上面的狀態我們可以了解到,人的精神情況也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影響,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重心理健康保健,每天都應該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這樣子才能讓身體更加的健康讓生活更加的快樂。
推薦閱讀:心理健康同樣需要營養素
下一篇:長期看恐怖片易導致心理恐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理健康同樣需要營養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