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生氣是我們一種正常的生理表現,在生活中,我們一旦發生一些不利于我們自身的事情,那么我們的情緒波動就會很大。但是生氣并不是一件好事,它會危害我們的心理健康,是一種典型的自我虐待。
美國社會學家曾在《憤怒,備受誤解的情緒》的書中說:"生氣并不是一種先天性的情緒和行為,而是后天學到的。人們生不生氣,是自己決定的。"就是說,人們的生氣是可以自己控制的。這就是為什么對于同一件事,有人被氣得暴跳如雷,而有人絲毫不放在心心。所以,只要你明白生氣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是自我虐待,你就不會經常讓自己去"氣死"了。
想不生氣也容易。首先要調整自己的思想,提醒自己不必那樣想,任何事情都有好壞兩面,想想好的一面吧。另外,試著讓自己延緩發怒,試試看,延緩15秒后,再以你一貫的方式爆發。下次延緩30秒,不斷加長這個時間,一旦你看到自己能延緩發怒,你就已經學會了控制。延緩就是控制,多加練習,最后就能完全消除。
其次,在生氣的時候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有權成為他想成為的樣子,你要求別人不要那樣,只是自己找氣受。還有生氣的時候,靠近你所愛的人,在他們那里尋找愛去中和你的敵意。還有一種最笨的辦法,就是做一份"生氣日記",記下生氣的時間、地點和事情。你很快就會發現,若是經常生氣,光是要記"生氣日記"這件麻煩事,就能迫使你少生氣了。
所以在生活中,大家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能夠時刻保持理智,不要生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生氣讓我們的理智不在,對于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大家應該多加注意,做到心平氣和。
下一篇:這四種性格的人更容易發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常數錢這種舉動有益心理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