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人生完美的事太少,我們不能什么都想要。追求完美是沒錯,但是對追求完美過于執著就會出現問題。處事過于追求完美,就會對一些本來已經做得很不錯的事吹毛求疵,甚至會鬧出畫蛇添足的笑話,何苦來哉。
首先,完美主義者給自己定的標準往往高不可攀,因此注定收獲無情的挫折,甚至沉浸在失敗前的擔驚受怕和失敗后的悲觀喪氣中。
第二,高標準的人并不都是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的關鍵在于過分擔心出錯,認為任何一次表現都是自己能力和形象的全部體現。“哪怕遇到地震也絕不會不化妝就跑出去”,他們想方設法回避或掩蓋錯誤,也因此很難從自己的錯誤和失敗中得到成長和提高,比如一些運動員在上升時期就早早結束運動生涯。其實,越怕出錯就越容易出錯,心理學研究證明,過強動機會讓運動員動作變形、學生記憶力下降。
第三,擔心出錯還可能演變成對自己行為的懷疑、不確定感,從而重復無意義的動作、反復檢查,這些都是強迫癥和廣泛性焦慮的重要癥狀。
另外,完美主義者還跟周圍人過不去。完美主義者通常先入為主地覺得自己比別人更能干,因此對人際交往感到厭倦,對他人和社會容易挑剔、仇視甚至攻擊。古代詩人屈原的一生就頗具完美主義的悲情色彩,他“懷瑾握瑜”,不屑與市井大夫為伍,“舉世皆濁我獨清”,最后對外界完全絕望,只得懷石沉江。
人生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你就要偷著笑了。萬事萬物都不可能盡善盡美,過于追求完美,在別人眼里,就是一根筋,存心挑刺。這種人也容易遭受挫折,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心理健康就易受影響,甚至引發心理疾病。
下一篇:四種常見痣的位置與命運解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想戒煙 四個心理暗示不能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