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一般會認為情緒無規律可言,然而,心理學研究者認為確實有關于情緒的普適規律存在。本文是討論Nico Frijda 教授的情緒相關的12條規律的開篇 。這里討論的大部分定律絕非絕對普適,但都是多年的言之有物的集大成的心理學研究成果。
1. 情勢影響定律
第一個規律講的是情緒會受所面臨的情勢影響。一般而言,相同的情勢觸發相同的情緒反應。得之則喜,失之則悲,駭懼之則驚恐。
2. 關注定律
無論事物,我們自己還是其他人,我們關注才會感受到其變化。情緒源于具體的目標、動機或者關注。如果不關注,我們會全無感受。
3. 真實定律
真實激發我們的情緒反應。換言之,我們的對情勢的判斷和解釋會影響我們的感覺。這個也是為什么爛的電影、戲劇或者書不能激發我們的 情緒,原因在于它們讓我們覺得不夠真實。同理,如果一個事情不夠顯著,也難于影響我們的情緒。比如,當有人告知愛人已逝,可能會感覺木然,但當已然忘卻此事,想起和愛人聯系時候,驀然發覺斯人已去,才會讓人痛徹心肺。
4、變化定律,慣性定律和比較定律
慣性定律講的是習慣于當下。因此,我們的情緒會立即對變化做出響應。這意味著我們會以我們適應的環境為參照來審視發生著的變化。因此,我們熟知事物的變化更能觸發我們的情緒。
5、 快樂不對稱定律
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適應有些糟糕的情形。一邊是負面情緒總是揮之不去,另一邊是正面情緒總會慢慢消失。不管是刻骨銘心的愛、超級樂透獎還是大量嗑藥,它們所帶來的快樂總是會慢慢溜走。
6、情緒慣性定律
時間并不能撫平所有傷痛──即使它能,也不是直接見效的。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會在很長一段時期對我們的情緒產生影響,除非我們重新體驗或重新審視它們。正是重新體驗和重新定義的結論,才能減少曾經發生過的這件事對情緒的影響。這是為什么在沒有更新體驗的情況下,比如考試失敗或者求愛被拒之類,會在頭腦中纏繞糾結、久久不去的原因。
7、閉合定律
我們的情緒的反映總是傾向于絕對。這種傾向總是導致我們不經思索就采取不是這種就是那種行為。換言之,情緒響應既不是無緣無故的自然發生,也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而是更接近于目標。情緒籠罩我們、驅策我們采用某種反應方式,直到我們被另外的情緒主宰,才會調整改變。
8、關注后果定律
人們會很自然地顧慮情緒導致的后果,并隨之調整。比如,憤怒可能激起對他人的過激行為,但是一般情況下,人們會避免和人死磕。他們會選擇咆哮宣泄,以頭撞墻或者忍氣吞聲。情緒必然會促發某種響應,但人們會適時調整反應的烈度。
9、最小苦惱定律和最大受益定律
對事情和局勢的不同闡釋觸發不同的情緒。不同的認知導致不同的感覺。最小苦惱定律講的是人們傾向通過對事情的重新解釋來減少負面情緒。比如,我們可以妄想信用壞記錄對自己沒有影響,來降低對信用違紀的恐懼。反之,哪種解釋讓我們情緒好受,我們會傾向采用哪種解釋。比如,,憤怒可以讓他人退避,悲傷可以引來幫助,恐懼可以讓我們不輕易范險。
探索情緒
你可能不盡認同上述定律,比如,這僅僅是眾多情緒中的和個體有關的例子,并沒有考慮到社會因素對情緒的影響。這僅僅是眾多情緒中的和個體有關的例子,并沒有考慮到社會因素對情緒的影響。但是,這些定律為思考和探索情緒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最受歡迎心理熱文水果測性格80后剩女獨白一周減壓表明星抑郁行為下一篇:女性適當貧嘴 心理更健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常懷平常之心 擁有健康之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