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重男輕女”是個頗具中國特色的字眼,據調查,中國的男孩比女孩多數百萬人。然而,世界銀行近日發(fā)布的報告顯示,隨著城市化進程,“重男輕女”已不是主流,英國《金融時報》一針見血地指出,高房價削弱了這一傳統(tǒng)觀念,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更愿意選擇生女兒。
這一報告引發(fā)熱議,我們的生育觀念真的發(fā)生了如此劇變嗎?《生命時報》聯合《12580生活播放》、39健康網進行了調查,近6000名網友參與的投票顯示,35.37%的人表示更希望生男孩,大于希望生女孩的比例17.9%。但是,對于“養(yǎng)女防老”這一觀念,超過3萬名網友和手機用戶的調查顯示,支持和反對的人比例相當,七成人表示中立。
一方面,“重男輕女”體現了傳統(tǒng)生育觀的支配作用。在“為什么想要男孩”的調查中,絕大多數人選擇“傳宗接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人們把性別對家族的影響放在了首位,“生存使命是傳承香火”成為性別價值的最重要意義。正如相聲段子里說的,生了男孩是“大胖小子”,生了女孩是“小丫頭片子”。加上好面子心理的驅使,生了男孩的家庭維護了家族榮譽,走到哪兒都光榮。
另一方面,“養(yǎng)女防老”則映射了都市人的無奈和無助心理。這是現代社會形態(tài)下的無奈之舉,也是對生存壓力憤懣又無力改變的情感表達。就像人們調侃的,男孩是“建設銀行”,要置業(yè)買房、筑巢引鳳;女孩則是“招商銀行”,用火眼金睛招夫引婿。“愿意租房結婚的女孩和丈母娘太少了,養(yǎng)男孩娶媳婦成本太高,養(yǎng)女兒就不用操這份心。”此外,如今的老年人對精神關懷的需求越來越高,養(yǎng)老方式由物質贍養(yǎng)轉變?yōu)榫耜P懷。女孩由于天生細膩溫柔、耐心乖巧,在照顧老人上更具優(yōu)勢,不少夫妻更愿要個女兒做“貼心小棉襖”。上海的一項調查顯示,城市老年人除了向配偶外訴說心事外,第一選擇就是女兒。
事實上,生男生女并不由人們主觀決定,我們也沒有必要改變生命繁衍的自然規(guī)律。作為父母,最重要的責任恐怕還是把孩子培養(yǎng)成有用之材,讓他們掌握現代社會的生存本領。不要像我們調查中熱心網友所說的,“養(yǎng)兒防老”變成了“養(yǎng)兒啃老”,而“養(yǎng)女防老”又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性別歧視。
(梁子豪)
下一篇:“三高”老人最愛玩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女人最怕的六大財政危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