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追求標新立異。
在這個張揚個性的時代,有個性才會更有吸引力。反傳統、求新,成為女孩吸引人的亮點。所以有些女孩借助中性化來得到更多的認同。有些女生從來不穿裙子,喜歡穿寬松的T恤,言談舉止模仿男生的樣子,在校園里到處走動;這樣的行為吸引了其他一些女生的喜愛和崇拜。處于青春期的女孩子都很“愛美”,在她們眼里,流行就是美。于是就去效仿、跟風。
二、家庭教育的導向。
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考慮到社會競爭的壓力,會要求女孩子能夠自立,不要依附男人等,于是便向著男性化的方向去培養她們。“男性化教育”包括鼓勵孩子在和人交往的過程中能夠影響他人、領導他人,在職業選擇上也能夠從事一些傳統觀念看來女性不適合從事的工作。據一項調查顯示,目前超過90%的家庭使用趨向男性化的方式來教育女孩。
三、不喜歡自己的女性性別。
一項對“青春期性心理研究”的課題調查發現,對自己性別不滿的女生比例已占50%。她們對自身性別不滿,是因為覺得做女性意味著軟弱受欺負,會受到性騷擾,學習會越來越比不過男生,在就業等方面容易受到歧視。因此,她們想當男孩,自然在言行舉止方面對中性化容易認同。
四、想得到與異性的友誼。
因為女孩總被要求要“端莊、內斂、本分、淑女”,使得她們容易處于生活的被動狀態,喪失了人際交往和選擇的主動權。而很男性化的女生,就像她們的打扮像男孩一樣,性格也可像男生一樣直爽、灑脫,愛開玩笑,容易和班級里的男生打成一片,甚至能稱兄道弟,滿足了她們青春期渴望與異性交往的心理需求。
(張華仙)
下一篇:女人得適應男人的4種性格大缺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窺探男人迷戀“cup”的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