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打開新聞,諸如以下的信息撲面而來:“巴西出局釀悲劇,青年球迷撞車亡”,“老公癡迷世界杯,妻子跳河尋死”,“南非每天有50人被謀殺,參加世界杯成集體自殺”……
眼前“世界杯”在火熱進行,孰料“自殺門”亦愈演愈烈。其實這并非本屆“世界杯”的稀罕事,據調查近年來每屆“世界杯”都會引發一場“自殺潮流”,而不幸的是中國居然成為全球因為世界杯而自殺人數最多的國家!
那么到底是什么讓這些世矚目的球賽,成了撫育“自殺”的溫床?到底“自殺門”事件的真正“元兇”是什么?讓我們從心理角度深入分析。
“自我價值感”決定著生死存亡
廣州新一代青少年心靈成長中心心理專家沈家宏說:導致自殺最根本的原因是自我價值感的喪失,自我價值感會給予人們生的意志,會抵御一切威脅自己生存的障礙。自我價值感能給人以自信、堅強以及愛自己和愛他人的能力。所以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的降低是導致自殺的根本原因,而諸如世界杯之類的負性事件只是揭開了個人孱弱的“自我價值感”,將自殺付諸實施的直接原因。
沈家宏說:根據他的臨床經驗,因為世界杯而選擇自殺的人主要有兩種類型。
第一種是抑郁質的人。他們因為人們對世界杯的深切關注,進一步感到了自身的孤獨,進而選擇自殺。一個低價值感的人最樂于做的事情就是在潛意識中制造一些負性事件,而這些負性事件又會加劇他的痛苦和困境,所以在外人看來這種人擁有極少的樂趣和興趣。他自然不會成為世界杯的擁躉者,相反還會因此而感到深深的孤獨和無價值感,這些在外界看來好像是事件本身引起的,認知療法認為:自殺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悲觀與消極的看法導致了一個人的自殺。
第二種是性格脆弱的人。他們沒能經起突發事件的沖擊,大喜大悲的應激事件面前沒做好心理適應,而沖擊了當事人“死的欲望”。當今社會文化多元化,有些人找尋不到自己生存的價值,他們的內心偏執而脆弱,容易走極端,養成絕對化思維,他們把世界杯的某次輸贏看得過于重要,給予極高的期望,最終在輸贏的極度刺激下選擇自殺或者自傷。也許對于他來說,這次世界杯的輸贏對他來說太重要了,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自殺是他的選擇,他也因此承擔了后果,不過希望我們都不是這樣輕生的人,假如活著是一種罪,那么死亡就是犯罪。
“忽視”引燃“家庭心理危機”的炸藥包
杭州市6月份就發生過一起因為“老公看世界杯”而割腕自殺的事件。該自殺的女子深深地在手腕割了兩刀,每刀都深達三四厘米,連骨膜都露出來了。當記者詢問她時,她說:“結婚八九年了,老公做生意很忙。我一個人在家,生活蠻無聊,我就打打牌,搓搓麻將。我也想老公早點回家,能多和他聊聊天……”
其實這家人的家庭關系還是可以的,典型的特征就是缺乏溝通和忽視。當今社會壓力逐漸增大,自殺率不斷升高,其中家庭原因是自殺的高危元素,由家庭關系導致的自殺問題越來越嚴重,“家庭心理危機”成為潛藏在千家萬戶里的一個炸藥包。負性應激事件則成為點燃炸藥包的導火索,世界杯引發“自殺門”事件就是最直接的表現。
夫妻間貌合神離、同床異夢,雙方有意無意的忽視對于雙方都是極大的隱形的心理傷害,每個人都在把家中的“炸藥包”越做越大。對于很多男士而言,回到家看“世界杯”滿足了他們的補償心理,讓他感受到這個家是屬于他個人的世界,他在操控這個家,他能得到快樂。家庭關系不和的男士把所有的注意力投注于電視,也是給對方的一個沉默的反擊。而女人一般是隱忍的,有些妻子選擇自傷甚至自殺可能是為了吸引對方注意,用自殘闡述自己的想法,或者用自我傷害的方式對“夫妻暗戰”進行報復。
在我們周圍,有的人酗酒成性,有的人喜好暴力,有的人沉迷網絡,有的人還沾染毒品……這些消極的行為也許當事人并不了解,其實都是有意無意中自己選擇的慢性自殺,都是自我無價值的體現和對死亡的盼望。對于他們,也許就是那個一瞬間……
世界杯更像一面鏡子,他折射出了我們的家庭關系、潛藏的心理隱患和個性弱點。我們不禁思考:直接的自殺我們看的到,而隱藏在家庭內部的自殺危機和慢性自我傷害、慢性自殺,我們該如何對應呢?
有可能會自殺的反常舉動:
心理專家告誡:一個人的自殺也許是突然的,但是身邊的人如果注意到他之前的一些反常舉動,或許就會避免悲劇的發生。這些反常舉動包括:
近期內曾經有過自我傷害或自殺未遂的行為;
經常流露消極、悲觀、厭世的情緒;
發生令人悲痛的事件,但竭力掩蓋悲痛的心境;
有自殺危險,但不愿意接受醫療照顧;
打聽自殺的方法,搜集自殺的資料;
在樓頂、河邊、水庫、池塘、懸崖等危險處獨自徘徊;
抑郁的情緒突然“好轉”;
精神病患者出現自責、自罪、被害妄想、命令性幻聽、強制性思維等癥候。
清理信件、寫遺書、購藥等;
其他熱點新聞鏈接:
醫藥聚焦點
英媒評出廚房十大健康殺手
2010新聞頻道精彩火爆熱文
男子偽造身份強奸7名女子
男子變性不成功 不男不女的痛苦人生
(徐瓊星 )
下一篇:感冒后,請摘下隱形眼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電梯的那些心理學你知多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