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的身邊好像總有些力量在和我們“爭奪”孩子——當我們想方設法讓他學好的時候,那些“壞榜樣”就向著反方向使勁。下面給你一些方法,告訴你在不同的年齡段,怎樣教他去做正確的事情。
孩子并不是魔法師,不過他們經常搞一些令人吃驚的惡作劇,讓你很不喜歡。就在你眼皮底下,頭一分鐘他還是安靜懂事的乖寶寶,后一分鐘突然就成了一個蠻不講理、鬼鬼祟祟或者粗魯不堪的小怪物。其他家長看到也許會問:“他父母在家里有沒有教育過他?”
答案是肯定的,你確實教育過他。你的孩子知道,推推搡搡、大喊大叫是不可接受的,但不管他學得多好,一旦他和不那么懂禮貌的孩子在一起,這些教導全都煙消云散了。“孩童天生向善,但他看到別的孩子不守規矩,他也很難服從這些規矩。”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兒童問題專家杰羅姆·卡更博士說。因此,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長為一個誠實、善良、受人尊敬的人,你就要幫他建立起自己的良知:這是一種內心的聲音,警告他“不要那樣做”,哪怕周圍所有的人都那么做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卡更博士說:“道德感是分階段的。” 孩子到了兩歲才能區分正確和錯誤。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想作好人的動力也隨之變化。不過,當你知道怎么處理下面這些棘手的問題,你就可以更容易地度過這些階段。
2歲 - 粗野的舉動
同伴的影響:你的孩子一向舉止得體,至少他擁有一個2歲的孩子應該具備的規矩和禮貌。但是,每當你的同學帶著她那個不聽管教的孩子來做客的時候,你的寶寶便也開始對玩具摔摔打打,甚至和小孩子之間推推搡搡。
為什么會這樣:1、2歲的孩子還太小,他們非常容易受周圍的事情影響。
你可以這樣做:平靜地把小寶貝叫到一邊,幫助他回憶平日里的要求。你可以簡單地問他:“寶貝,還記得媽媽跟你說過應該怎么和小朋友玩兒么?小卡車怎么能從皮皮身上開過去呢!”然后,可以給他們換一種相對安靜的游戲,比如拼圖、釣魚等等。
怎樣防止再次發生:在你的朋友到來之前,跟孩子再重復一邊“紀律”。告訴他:“媽媽不允許你和小朋友打鬧、摔玩具,今天也不例外。如果你這樣做的話,以后就再也沒有機會和小朋友玩兒了。”如果你的孩子當晚表現良好的話,記住一定要表揚他。
3歲 - 玩具是我的
同伴的影響:你的孩子告訴你,她從幼兒園拿回一塊積木。你對她說這樣做不對,她回答說:“沒關系的!陸一曼也拿了,李老師沒有發現我們。”
為什么會這樣:孩子到了3歲,已經知道了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但她并不理解為什么不對。雖然她不想有麻煩,但她可以這樣推理:既然其他小朋友也拿了,而且幼兒園老師沒有發現,那就沒什么大不了的。
你可以這樣做:保持冷靜,大發雷霆只會讓她以后不再對你誠實。對她說:“你把這件事告訴我,我很高興。但是,家里的積木是你的,而這塊是幼兒園的。”你應該向她解釋說,在拿別人的東西以前要經過主人的允許。問都不問就拿走,那就是偷了,而偷竊行為錯誤的。
怎樣防止再次發生:這樣的事也許會發生幾次,到了上學前孩子才能學好這一課。如果這種事發生得太過頻繁,你就告訴她,下次她得把自己的玩具交給幼兒園。
4歲 - 說臟話
同伴的影響:你的孩子開始叫他的表妹“傻瓜”或者“笨蛋”——這都是他從幼兒園學來的。
為什么會這樣:學前兒童經常用說臟話的方式來測試自己能不能不受懲罰,他們在借助這些詞宣告自己的獨立性。
你可以這樣做:不要激動,如果你反應激烈,他會了解到這些詞能引起人們的震驚,下次他會用這些詞來引起你的注意。然后對他解釋盡管他的朋友這么說,但這樣做并不好。還可以再加上一句:“你還記得上次光光叫你‘笨蛋’的時候嗎,你心里是不是很難受?你這樣叫妹妹,她也會不高興的。”然后讓他向妹妹道歉。
怎樣防止再次發生:應該教會他們用什么詞語來表達不滿。告訴他對兄弟姐妹說“別煩我”是可以的。另外,你們一起看書或看電視的時候,可以培養他的同情心。如果電視劇里某個人被別人罵了,你就說,“這可不好。你想她會多傷心啊。她的朋友應該怎么做才能安慰她呢?”
5歲 - 不守規矩
同伴的影響:你的女兒從來不碰你家那套古董茶具,因為她知道那是不被允許的。但有一天,你下班回家發現卻她正和小朋友用茶壺玩過家家。你問她為什么,她說,“蘭蘭說,如果我不給她茶壺玩兒,她就不理我了。”
為什么這樣:盡管5歲的孩子知道應該照你的話去做,但朋友對他們越來越重要。孩子的理性思考——“我知道不能拿茶壺玩”,被當時的情感——“我希望朋友喜歡我”壓倒了。
你可以這樣做:為她找一個替代的東西,并且對她說,“茶壺不是玩具,你拿這個玩吧。”過一段時間,你再用她可以理解的語言告訴她“沒有人能讓你做違反規矩的事。”同時還可以告訴她:“即使事朋友也沒權利指揮你做這做那的。”
怎樣防止再次發生:這是一個教會孩子用頭腦思考的絕佳機會,幫助她在行動前停下來想一想規矩。你可以逐步告訴她在做事以前問問自己:“這樣做會有什么結果?”“這樣做安全嗎?”“我會不會有麻煩?”讓她思考到可能會發生的后果,有助于堅定她做正確事情的信心。同時你應該讓她知道,永遠也不必被迫去做讓她感到不合規矩的事。當然,你還應該教她一些表達拒絕的方式:“不,我不想這么做”,“這樣做不對”或者索性說“我媽媽讓我不要這么做”。
TIPS:你是否給孩子傳達了錯誤的信息?
你是孩子的第一個榜樣,教給他一個好人應該做什么,不做什么。想想你希望他建立的價值觀,為他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如果你……
那就別指望你的孩子……
從商店里偷了一串葡萄
抵擋偷東西的誘惑
爭論中說臟話
了解罵人是不對的
讓他告訴打電話給你的人你不在家
學會誠實
周末踢球時對教練大喊大叫
尊重權威
下一篇:9道致命坎 阻礙女人幸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98%情感障礙患者長期失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