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據英國泰晤士報透露,最近科學家通過動物實驗,找到了利用基因徹底改變動物性情的方法。在今年10月號的《自然神經系統科學》刊物上,美國科學家里士滿發表了此次研究發現的詳情,介紹了他們是如何讓猴子心甘情愿做“奴隸”的。
在奧爾德斯·賀胥黎經典的未來派小說《美麗新世界》中,他虛構了一個分化了的階級社會,那個社會的最上層是阿爾法族,最底層是埃普斯隆族 。埃普斯隆族的大腦被藥物麻木,他們作為奴隸承受著繁重而乏味的工作,并對此毫無怨言。科學家的新發現很有可能讓賀胥黎所虛構的埃普斯隆族變為現實。
這項在恒河猴身上展開的實驗是由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的政府神經生物學家巴里·里士滿領導的。該實驗結果首次表明:動物的行為能夠人為地被永久改變,即使原本屬性好斗的動物也能即刻變得順從。
科學家是通過操縱大腦中一種叫做“D2”的基因做到這一點的。通過阻止“D2”的作用,科學家切斷了猴子的行為動機和回報知覺之間的聯系。被切斷了這種生理聯系的猴子,長時間任勞任怨地執行科學家給它們指派的任務,而忘記索取任何“報酬”。
“大多數人也都會被獲得報酬的期望所激發,從而努力和認真地工作,不管這種報酬是一張薪水支票,還是一句贊揚之詞。”里士滿說,“在實驗中,我們發現能夠除去那種回報聯系,并且建立起這樣一種情形:重復而艱苦的工作能夠在沒有任何報酬的情況下繼續。”
里士滿指出,通過控制基因永久改變人類行為,目前在學術上還太過復雜;而且即使在理論上,經過這種方法處理成“埃普斯隆族現實版”的人類將不能很好地工作。作為工業奴隸,“他們將失去判斷能力,如果在一條生產線上的任何人出現了問題,他們也無法明白自己的努力已經白費。”里士滿半開玩笑地說,“對我們自己來說,用普通的回報因素來激勵大家似乎能夠更到位一些。”
然而,里士滿和其他科學家都承認,控制人類身體和精神特性的方法將很快被找到。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這項技術將作為一種高利潤的增值服務首先出現在試管嬰兒領域。
英國牛津大學的倫理學教授朱利安·瑟武列斯庫說,“毫無疑問,我們將能夠影響行為。”他認為,人類有一種在基因上增強自己子女能力的“精神趨勢”,“盡管從基因上控制人類成為奴隸并非對他們有利,但是其它的變化可能是有益的。我們必須做出選擇:對于個人而言,什么樣的人生才是美好的。”
試管嬰兒之父——科學家鮑勃·愛德華茲組織了一次皇家協會會議,對里士滿的發現進行了討論。會上,胚胎處理的領軍人物、芝加哥大學教授尤里·維林斯基在其題為《設計嬰兒:未來將會怎樣》的演說中指出:“不育癥患者為得到一個孩子投入如此多的時間、金錢和努力,難道他們不該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為什么要阻止他們根據身體和精神方面的原因來挑選一個嬰兒?”
《重新設計人類》一書的作者、美國加州大學的倫理學專家格雷戈里·斯托克獲邀將參加這個會議。他指出,“我不認為這類技術馬上就會出現,它們至少還需要多年的時間。但是,我認為這類技術的發展并不會因為立法而停止。”
下一篇:心靈探秘:理性與智慧才是難題的正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解讀口頭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