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麥爾教授對老鼠很有興趣,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
他把老鼠聚集在一個平臺上,讓它們一個個往下面兩個門上跳。跳向左門,它會碰得鼻青臉腫;跳向右門,門就會打開,門后是甜美的乳酪。小老鼠當然不笨,訓練幾次后,就快快樂樂地往右門跳去,不再摔得一鼻子灰。
可是,就在小老鼠的選擇方式固定了的時候,麥爾把乳酪從右門移到左門。本來以為可以飽食一頓的老鼠現在又碰得鼻青臉腫,它不知道客觀情勢已經改變了。幸好,摔了幾次后,它又漸漸熟悉了新的情況,原來乳酪在左邊!
問題是,麥爾又有了新花樣。他把門的顏色重新漆過,把乳酪一會兒放左,一會兒放右。老鼠在新的習慣形成之后,發覺原來的方式又行不通了,它必須不斷地適應新情況,不斷地修正自己的習慣行為……
終于,老鼠變不過來了,它的下一個反應就是“以不變應萬變”。麥爾發覺,在應變不過來的時候,老鼠“擰”了,開始固執起來,根本就拒絕改變方式。譬如說,如果它已經習慣于跳向左門,你就是把乳酪明明白白地放在右門上,讓它看見,它仍舊狠狠地往左門去碰腫鼻子,愈碰就愈緊張。如果實驗者在這個關口繼續強迫它去作跳左或跳右的抉擇,老鼠就往往會抽筋、狂奔、東撞西跌或咬傷自己,然后全身顫抖直到昏迷為止。換句話說,這只老鼠已經“精神崩潰”了。
于是,麥爾教授歸納出導致老鼠“精神崩潰”的五個階段:
首先,對某一個難題,讓老鼠逐漸培養出一種應對的習慣來。
第二個階段,客觀環境改變,老鼠發覺慣有的方式已經不能解決問題,因此感到恐懼。
第三個階段,不斷的焦慮與挫折、失敗之后,它就固執地以舊有的方式面對新的情況,不計后果。
第四個階段,根本放棄努力。
最后,如果外力迫使它非解決問題不可,它就又回到它所習慣的舊方式。當然又碰得鼻青臉腫,餓得頭昏眼花。明明只要換個途徑就可解決一切,它卻固執地在習慣行為中飽受挫折與失敗的煎熬,最后以崩潰結束。 一個人,也只不過是只有可能精神崩潰的老鼠。人生的每個階段里都有看似不可解的難題時時強迫你作出抉擇:
考試失敗了、愛人變心了、婚姻破裂了、工作失去了,每一個難題都需要一個解決的辦法。究竟乳酪在左邊還是右邊?不管左右,當一個人不再能以“新”的方式來應付“新”的情況,當他不計后果,根本拒絕改變自己的時候,他就是一只弄“擰”了的老鼠,精神的解體只是自然的結局。如何能不受制于舊習慣、舊觀念、舊方法,如何不因搞“擰”了老去撞一扇沒有乳酪的門,需要的是理性與智慧。
下一篇:專家剖析節前厭職情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發現奴隸基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