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采訪中,記者發現,面臨近年來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一些高校女生或“相親找對象”,或在網上發帖征婚,有的甚至走進了婚姻介紹所。或許,對于這些“趕婚族”女生來說,找到一個“有經濟基礎”的依靠之人,比找到一份好工作還來得更容易些。面對這“不忙求職卻忙相親”的怪現象,許多人不禁感嘆:難道,干得好真不如嫁得好嗎?
還沒畢業先忙“相親”
“下周五,我還要回老家相親,本來想到一家公司應聘的計劃又得打翻。”泉州某高職院校應屆畢業生張娥告訴記者,從春節到現在,自己已經在父母的安排下相親很多次了。
事實上,小張如今還只能算是“準畢業生”。雖然學校已經安排畢業班學生出來實習不用上課了,但實際上,小張還要等到今年7月份才能拿到正式的畢業證書。小張說,這個學期,班上同學大多出去找工作了,還沒找到工作的也大多去實習,但自己則是一邊找工作,一邊忙著相親。“因為父母希望自己可以先搞定終身大事,有個依靠后再談工作不遲。”
小張告訴記者,春節到現在,父母已經托人在泉州和漳州給自己物色了幾個“對象”,也見面相親了幾次,但都沒有成功。“因為這幾次相親的人要么年紀偏大,要么沒有文化,怎么也找不到感覺!”小張說,據說這次相親的對象是老家一家企業老總的兒子,大學畢業2年了,還沒有對象,他父母總希望兒子先成家后立業,做事會穩重些,所以給他安排了相親。
對于這次的相親,小張感覺會比之前幾次更有期待。因為雙方都是大學畢業,可能會有些共同語言,而且聽說對方家庭條件也比較好,如果成功的話,到對方的公司幫忙,甚至當“全職太太”料理些家務,也算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小張也覺得,自己心里始終還是有些異常的感覺,甚至有些緊張,老覺得事情來得有些太快了,“當幸福來得太早,還真不知是福是禍!”
最注重對方經濟基礎
采訪中,記者發現,和張娥一樣,剛畢業就忙著相親的大學畢業生,其實也并不鮮見,但在這大學畢業“趕婚族”中,卻以女生占多數。泉州華僑大學一位大四女生也打算在近期和父母一位朋友的兒子相親。這位楊姓女生在QQ聊天時對記者表示,對這次相親,自己既不反感,也不會很有興趣。反正父母都安排了,就見個面也沒什么,有緣分就繼續交往,沒緣分當個朋友也無所謂。
小楊告訴記者,學校里還有一些女生的父母也想安排孩子相親,但有些人愿意,有些人則強烈反對,死活不愿見面相親。但對自己而言,覺得一切還是順其自然,反正也25歲了,畢業一兩年內,也是該到結婚的年齡了。小楊說,自己對男方的長相、年齡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身體健康,不超過32歲,一切都OK。”不過,小楊也表示,雖然不要求對方是個有錢人,或者是“成功人士”,但起碼,也得有套房子,有車那當然更好。即使對方現在不是很富有,但起碼也要有賺錢的能力,一個月不低于4000元左右的穩定收入,只有這樣,“今后的日子才有法過”。對此,小楊覺得自己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她認為,自己大學畢業,雖然不要求能大富大貴,但也不希望還像個民工一樣成天吃苦,過著到處漂泊買不起房子,甚至連日常生活都很拮據的日子。
而在福建婚介網、泉州婚介網等一些網絡婚介、交友平臺上,記者看到,登記年齡為1983年至1986年左右出生的年輕人并不在少數,而這部分婚介信息的發布者則大多標注為大學畢業,很多甚至是近期剛畢業的學生。在她們的要求一欄里,則多數要求男方有穩定的工作和事業,有房有車更是“優先考慮”。
視婚姻為就業捷徑
“找到一位好老公,可能比找到一份好工作更簡單些。”對于相親和找工作的難度對比,張娥做出了這樣的總結。
小張說,其實自己起初是反對相親的。上學期,父母就幾次有意向給她介紹對象,但都被她拒絕了。因為當時她總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未來太過著急了,而且有些“功利”。不過,隨著畢業的時間越來越近,而工作卻總是沒有著落,自己也有些改變看法了。特別是眼看著班上的同學個個抱怨工作難找,很多同學甚至都進了超市當理貨員、收銀員、倉管等,做些在自己看來和大學生身份根本不匹配的工作,而且每月工資也僅僅在千元左右,最多只能維持日常的生活費和房租,總覺得心理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小張說,如果大學畢業還領一千來元的工資,自己是很難接受的,而現在,自己甚至連這樣的工作都不好找,確實有些悲哀。“如果這次的相親成了,生活也就有著落了,起碼不會那么辛苦。”
小張說,以前自己還對未來充滿憧憬,但現在反倒感覺沒什么追求了,甚至總感覺身心俱疲,最近總想找個人嫁了算了,即便不上班,做個全職太太,那樣也就不用再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不過,小張也表示,不管男方家里條件多好,但也要自己看得順眼,有那么點感覺,才會跟對方繼續交往,而不會輕易就結婚。“起碼得有一年的培養期吧!”小張說。
曲線就業VS冒險行為
正方:干得好還不如嫁得好
女生在外太辛苦
現在的社會競爭壓力實在太大了,孩子一個人在外面其實是很辛苦的,特別是女孩子,沒必要在外面辛苦打拼,還混不出個頭來,與其如此,不如就在父母身邊有個照應。況且,女孩子的最終歸宿還是要找到一個好婆家,這才是她們人生最大的幸福,所以,趁著大學剛畢業,趕緊先把婚事大概定下來,雙方先有個熟悉過程,一兩年內也就可以結婚了。而父母給孩子介紹的對象一般都是比較熟悉的,家境也會比較好,可以給孩子的婚姻提供一個好的起點。
愛情物質兩得益
大學生就業一直都很難,而一些單位的許多崗位更是不太歡迎女性,女性的求職空間本來就比男性來得更窄。而且如今職場的高壓狀態也使女性戀愛的時間和機會大大減少,如果大學里沒有談對象的話,畢業時先相親會來得更為妥當。而找個經濟基礎比較好的對象也沒有什么不妥,畢竟我們都是成年人了,會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也不會盲目地見錢眼開。即便相親,也是雙方有感覺,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有一定的感情基礎才會結婚,如果能在比較好的物質基礎上收獲到愛情,那豈不是一舉兩得?
反方:希望寄托婚姻不可取
強扭的瓜不會甜
坦白說,我一直認為大學生剛畢業就相親帶有太大的功利性。我相信,多數學生的相親大戲,其實幕后的“導演”都是家長。而剛畢業大學生的心理都還沒有很成熟,獨立性也還有所欠缺,或許剛開始還會拒絕家長的安排,但領略到社會的殘酷和現實后,往往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默許家長的做法。但這樣的婚姻承載了太多的東西,多數是沒有感情基礎的,一旦今后心理更加成熟,日子過得無趣后,婚姻有可能就會出現危機。“強扭的瓜不會甜”,感情還是要靠緣分,大學生剛畢業,還沒徹底了解這個社會,沒必要過早受到婚姻的束縛。
最冒險的“投資”
用相親結婚的方式來逃避就業壓力,直接用“嫁得好”來取代“干得好”,這樣的“嫁得好”承載了太多負累,反倒被扭曲和變質了。一個女性把自己的未來全部寄托到這樣的婚姻上,是很難得到真正幸福的。我覺得,因為婚姻本身就是存在風險的,而且物質基礎也有不可預知性。這樣的“投資”行為實在過于冒險,多數女生會因此而失去自我的獨立人格,更會失去更多享受幸福的機會。
□提醒
要學會自我保護
“相親時,首先要學會做好自我保護。”對于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忙著相親,福建婚介網的工作人員張小姐提醒,除非是比較熟悉的親戚朋友介紹的對象,否則不要輕易和對方見面,應該先了解清楚對方的情況后再考慮見面。而即便是熟人介紹的對象,也不要單獨見面,如果對方要求太晚見面或是到偏僻的地方見面,則一定要提高警惕,相親約會最好能在人流比較旺的公共場所,這樣才能保證安全。
同時,一些女大學生經常在網上BBS或者婚介網、交友網發布交友、征婚信息,對此一定要小心謹慎,要發布在正規的網站,和對方交往時可先通過QQ、電話等一些不見面的方式多了解,覺得時機成熟,需要見面時,應該雙方由朋友陪同前往,在公共場所見面,并且不要輕易讓對方送回家。
另外,在相親、征婚過程,女生也要和對方多交往,不要過早決定結婚。特別是一些女大學生剛畢業時,普遍比較缺乏安全感,相親時可能會過多地考慮物質上的因素,而一旦結婚后,隨著生活的積累以及年齡的增長,自己就會有進一步的感情需要,如果雙方長期沒有感覺,婚姻質量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決定前還要深思熟慮,多加思考。
(賀鳳麗)
下一篇:怎樣成為漂亮女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處女通過容貌可分辨出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