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同時愛著幾個人
已經喪偶的埃斯特,是一位浪漫主義思想的提倡者,她坦白說:“從我丈夫死去的這7年多來,我一直別人約會,但我從來都是和好幾個人一起人約會的。”已經和丈夫結婚15年的愛麗絲也曾同時愛著兩個人,“當我還和我的丈夫在一起生活的時候,我又陷入了和另一個男人的感情。我們并沒有把這件事隱瞞起來。而且有段時間,我丈夫甚至還支持我這樣做,于是我們三個人便住在一起,想試一試這能否行得通。在那段短暫的時期,我和樓上樓下的兩個男人同時保持著性關系。”
盡管埃斯特和愛麗絲都曾經同時愛著兩個人,但她們內心真正渴望的還是傳統的浪漫愛情。因此,在不久后,愛麗絲有了三個愛人時,她承認:“我非常不喜歡要我從三個人中選擇,我反而又喜歡簡單的,只有一個的愛人的生活了。”埃斯特也承認:“我同意浪漫主義思想,我想要一個完美的男人....或接近完美的男人。但是我所經歷的卻正是相反的。沒有一個男人讓我覺得很滿意。”有幾首歌可以描述這一現象;這里還有另一個例子:“我有兩個愛人,我也并不覺得羞恥。我給及我的兩個愛人的愛是一樣的。”(瑪麗·威爾斯)
情感總是偏愛的
盡管存在如瑪麗所說的現象,我們卻不清楚怎么去解釋它,因為通常情況下,情感是有偏愛的,排外的。在浪漫的愛情里就更是如此了,因為愛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財力。人們有時會通過“同時愛兩個人在邏輯上是矛盾的”來解釋,這種愛情所具有的困難性。他們表示:“他不能在愛我的同時,卻還愛著另外一個女人。”
有一個辦法,或許可以合理地解釋這種困難性:浪漫的愛情通常是建立在你所愛人具有一些吸引你的品質的基礎上,那么同時愛著兩個人似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愛兩個人的話,第二份愛將是基于另一些不同于前一個人的,同時又能吸引你的品質上,也正因如此,這兩個愛人可以被認為是互補的,而不是矛盾的。另一種說法,把這種多元之愛解釋為--是處于不同階段的兩段浪漫關系:對一個愛人可能是處在迷戀期,而對另一個愛人則是更加成熟的階段。
那么在邏輯方面,同時愛著兩個人似乎沒有矛盾了,現在的問題是在心理方面,因為多元之愛會給人造成嚴重的情緒失調。這種情緒失調事實上,是由他們被要求做決定造成的,情感是有偏好性的,也就是說,從兩個中選擇一個是需要排他性的。在情感世界,想象你愛的人躺在另一個人懷抱里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事實上,那些陷入多元之愛,享受多元之愛帶來的快樂的人也承認:他們不想在兩個愛人的關系中,處于被冷落的一端。換句話說,他們會發現這對他們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事,因為他們不得不和別人分享他們的愛。
情緒失調了該怎么辦?
那么出現這樣的情緒失調時,人們應該怎么處理呢?辦法之一或許是,適應已經被人們所接受的浪漫愛情和性行為規范來反映現實中偶爾出現的情緒失調現象,也是現代社會正在發生的一個改變。(這整句話怎么翻都不通順啊~~~)現在的人們在人際關系上,給予了他們的配偶更多自由的空間,關于性別的態度也非常隨意。在很多社會里,比如,不允許發生婚外性行為的社會,但在出現犯這種錯誤的人時,人們也只是會發表程度很輕的指責。事實是,“婚外情”正在變成越來越中性的詞語。人們不再用非常負面的詞語如“通奸”和“背叛”來形容它了,而是開始使用比較中性的“平行關系”。
然而,更深層次的問題重點不在于規范價值,而是情感。即使這種從道德規范中的放松方式繼續,而且似乎沒有理由不讓繼續,但是那個主要的問題仍然存在:偏愛時刻影響著我們的情感系統,特別是,當你意識到你深愛的伴侶還愛著別人時,你的嫉妒、恐懼、屈辱和悲傷都將會隨之而來。
(龔艷麗)
下一篇:心理透視:中國人復雜看待AA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我們為什么會用鬼嚇唬自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