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近期,一小袋食鹽,受日本核泄漏的影響,竟然在我們的生活中掀起如此軒然大波,恐慌彌漫開來,從城市,到鄉村。日本人身處危險之地,搶購、逃離,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為何國內也變得如何恐慌?
1、對于“社會公眾心理”的再認識
人在社會認知過程中會產生非理性的認識,特別是在社會出現不確定事件時,群體的非理性行為會有推波助瀾的作用。現在是一個信息泛濫的社會,電視網絡短信等各方面關于日本地震海嘯,核輻射的海量信息已經超出了一個正常人的處理能力。通過經驗法則來判斷,就很容易出現偏差。群體中的“羊群效應”會把個人的偏差急速放大。心理學中有一個“負面偏見”的概念,意思是說往往壞事物更容易在正常現象中被凸顯出來,人們對于負面的信息更加敏感。現在搶購食鹽就是這樣,一邊在辟謠,一邊還在搶購。
小時候說的“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講的也是這個道理。現在人們的行為歸根結底就是恐慌和盲從造成的。記得以前看過史玉柱總結民營企業的13種死法,其中有一條提到,在中國,說產品不好的時候,老百姓最容易相信。我想這一點值得所有做企業的人的注意。
2、對于“炒作”的再認識
源于有一些不法商家及其利益相關者的“鹽謠”,譬如高調宣傳服食碘鹽可以預防輻射,海水被污染之后食鹽生產量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然而,確實有一部分老百姓相信了此“鹽謠”。這次地震海嘯真是影響深遠。雖然沒有對中國造成物理傷害,核泄漏目前也還并沒有危及中國,但是這些事件所引發的恐慌難道不是一次嚴重的“地震海嘯”嗎?從日本爆發,震蕩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本來在這里應該是批判一下“炒作”的,可是我想應該客觀分析一下。一方面,炒作能帶來正向的推動作用,國家有什么新政策,廠家推出什么新產品,電影院上映什么新電影,明星緋聞炒作。這些炒作很多時候對他們都是有好處的。以前聽到過小老板做事,中老板做市,大老板做勢。大老板知道行業的走向,他不是被行業控制,而是主導著行業的趨勢,他與小老板的區別是,信息的不對稱,你不知道的他知道;人員的不對稱,為他做事的人很多,他可以隨意調遣,他可以把企業整合;可以通過商業運作與銀行建立聯系,銀行還巴不得天天借錢給他,因為大老板的趨勢已定,只看發展的速度而已,銀行穩定拿息。他可以做一切他能支配的事情,只要他愿意。另一方面,炒作會給帶給人們負面的效果。尤其是這種炒作的受眾對炒作的相關知識不甚了解,并且關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時候,這種炒作更容易被接受。
3、對于“經濟”的再認識
恐慌就像瘟疫,在群體中蔓延開來,造成了集體性恐慌。集體行為短時間內進入了非理性狀態。雖然有關部門已經宣稱“食鹽儲備充足,不會受到日本核危機的影響”,但是大眾心理已經失控,誘發了中國的食鹽搶購。當大家都認為食鹽缺貨而紛紛搶購貯存的時候,食鹽就真的斷貨了。結果就有小商小販趁機抬價,而有的人家里由此貯存了幾年都吃不完的食鹽,有的人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來買鹽。大眾恐慌就這樣扭曲了市場經濟。全球化時代,任何地方性的事件都可能變成全球性的,任何國際性事件也可以迅速產生地方性影響。
4、對于“信心”的再認識
對于這次的食鹽搶購,我們這些看清事實真相的網商應該做到最為基本的一點“流言止于智者”。1929年開始的美國經濟危機,羅斯福說過一句話“我們唯一應當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所以,在這樣的一場危機中,可怕的并不是核輻射,而是那些被放大的或者甚至是莫須有的恐慌本身。我們這個時候還應該應該想到一句話,溫總理的“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我們堅信我們國家政府﹑我們全體中國人有能力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我們國家的食鹽儲備充足,我們的經濟運行會更加平穩通暢。
(張華仙)
下一篇:專家解讀:如何從心理悟禪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理專家:姐弟戀好處多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