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近來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很多西方心理學家和哲學家開始從東方哲學里找出路,找新的生長點,比如禪學。我沒學過禪,但從心理健康的角度講,可以把禪看成是一種人生哲理,一種特別有助于人們的擺脫苦惱的生活哲學。真正要把禪學透了,可能也就不必去找心理咨詢師了。
前兩天我的學生去絲綢之路,帶回他們拍攝當地少年的照片。那些少年看起來受教育程度不高,也不富裕,但他們表情自然、目光清澈、非常和善,通過那目光和臉就能看出,他們沒有特別大的煩惱。這讓我很觸動。想起了路過公共汽車站時,我常去觀察的那些正在等車的人。有的人一個膀子歪著,自己較著勁都感覺不到,說明他內在的緊張已經反應到身體上了。這在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相當普遍。
名利與煩惱
一般人認為做學問的沒做到大教授,做生意的沒掙到錢、甚至破產,就叫失敗,人生就進入了苦海。恰恰相反,很多企業家、精英人士,他們能做成事,更懂文化、但他們的苦惱,可能也比一般人要大得多。
如果一個人中了幾百萬大獎,你認為他們是極端幸運嗎?其實這更容易噩運上頭。一個人突然富了,家族動力系統就不平衡了。比方說兄弟三人,每人每月工資只有兩千多,這兄弟三人關系好著呢。但突然一個人成了百萬、千萬、億萬富翁,兄弟間的關系就不平衡了。因為兄弟間的關系必然互相牽扯,一個人的成功,很可能有其他人的支持、幫助。當你富有了,這種支持和幫助怎樣回報才合適?米盧說態度決定一切,進多少球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樣踢球。煩惱每個人都有,人快樂不快樂不在于金錢和煩惱的多少,而是在于看待和處理煩惱的方式。
無分別心
禪宗講究無分別心。無分別心就是不管處在人生的什么狀態都可以安然。有人說有錢人住別墅,開寶馬、奔馳,我只能還月供,工資又只有兩三千,只能騎自行車,怎么會相同?是否有別墅、開寶馬,其幸福度、幸福的感受就高呢?不一定。試看有些明星名氣很大,掙錢很多,一個人住在大別墅里,養四條狗,為什么?因為太孤獨、寂寞了。另外有人只有間很小的房子,有老婆孩子。每天接送孩子,下班去菜市場買菜,回家精心烹調,老婆孩子交口稱贊,其樂融融。這豈不正是這個明星渴望的生活?你說生活有分別么?你說這個人生有分別嗎?
去掉執著
一個普通人和一個名人各有各的苦惱,也沒有分別。既然沒分別,執著的苦惱又有什么意思?這又引出禪的又一觀點——去掉執著、放下。
每個人有這樣的體會:對沒有做成的事耿耿于懷,對傷害我們的人久久不能釋懷。但過幾年回頭一看,它算什么?那時不禁要問:我怎么沒早放下?所以活在當下又是禪的一個觀點。你現在此時此刻最想做什么?對你的健康、快樂有什么意義沒有?有意義努力去做便是。盡人事聽天命。
活在這豐富多彩的世界,蕓蕓眾生之中,怎么可能一個人左右所有的結果?只要我們盡心去做了,結果,任由它去。為什么任由?因為無分別。有好的結果,感激生活對我如此厚愛。沒有做成也無遺憾,因為想過的事情我做了。做成了我還要設計更有意思的事做,做不成我也可能放棄這條路,走另外的路,也一樣精彩。
這番議論,如果深入每一個人的內心,很多苦惱都不值得再提了。
(張華仙)
下一篇:“心靈修煉”當心誤入心靈誤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反思搶鹽風潮后的社會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