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受到心理健康問題的糾纏,所以說也已經知道心理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心理保健工作也被人們所重視,但是很多人在看心理醫生的時候,都會犯一些錯誤,下面我們就去看看是什么樣的錯誤。
1、一個電話解決問題。期待一通電話就能解決心病,就像希望吃一片藥就治好病一樣,幾乎不可能。一通電話最多幫你找個情緒“垃圾筒”。正常情況下,至少經過5~6次咨詢,問題才會得到改善。
2、急著問“我該怎么辦”。心理咨詢師不會告訴來訪者什么是對,什么是錯。重要的并非對錯,而是認知。就像一個脾氣暴躁的女人,咨詢師告訴她應該對丈夫溫柔,卻不幫她調整認知和情緒管理能力,她是無法變溫柔的。
3、聊個天花費太高。心理咨詢是有心理學理論支撐的,其中包含許多心理治療技巧。表面看似乎只是聊天,但是咨詢師說的每句話,都是他們用多年專業經驗精心設計的。
4、抱著“試試”的態度。有的來訪者會提出“先試試”,這種心態極易導致咨詢失敗。咨詢效果與諸多因素有關,如精神分析流派心理治療中,來訪者會經歷一個非常不舒服、不愿繼續咨詢的階段,被稱為“阻抗期”。但這段時期正是解決來訪者心理創傷的關鍵時刻,如果半途而廢,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
5、要咨詢師的手機或QQ。在咨詢之外接觸會破壞隱私性;通過手機、QQ閑聊,因沒有權利和責任劃分與約束,會影響咨詢效果。
6、不預約就來咨詢。心理咨詢需要與咨詢師商定好時間和頻次。不預約就前來咨詢,就像自己胡亂加減藥一樣,會引起副反應。
7、遲到或爽約。咨詢最好提前10分鐘到。遲到或爽約常常意味著心中有阻力,可能是潛意識里抗拒治療的表現之一。
這些錯誤的思維是不利你的心理健康治療的,所以小編希望大家在看心理醫生之間,一定要選了解自己的真實情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這樣才能夠發揮更好地效果,要是存在這些錯誤的思維,一定要及時的糾正。
下一篇:精神狂躁癥的四個異常表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開車一族當心“路怒癥”來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