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都知道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假如總是對自己進行不好的心理暗示,那么就會影響到心理健康。在生活中,一些心理暗示較強的人總是會出現失眠的情況,整夜整夜的不能入睡,特別痛苦。那么導致失眠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呢?
1、害怕心理。
人的大腦皮層的高級神經活動有興奮與抑制兩個過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腦細胞的興奮過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腦細胞就越興奮,故而就更加失眠。
2、自責心理。
有些人因為一次過失后,感到內疚自責,在腦子里重演過失事件,并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妥善處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責懊悔情緒稍輕,夜晚在自責、懊悔的幻想與興奮中,久久難眠。
3、期待心理。
是指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擔心睡過頭誤事,因而常出現早醒。早上要趕火車、飛機,往往容易早醒。也有的人在晉升、職稱評定、分房結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處于期待興奮狀態,難以入睡。
4、沖突心理。
有的人受到突發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確的反應,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以致晚上睡覺時也瞻前顧后,左思右想,始終處于進退維谷、舉旗不定的焦急興奮狀態。
5、“夢有害”心理。
不少自稱失眠的人,不能正確看待夢,認為夢是睡眠不佳的表現,對人體有害,甚至有人誤認為多夢就是失眠。這些錯誤觀念往往使人焦慮,擔心入睡后會再做夢,這 種“警戒”心理往往影響睡眠質量。其實,科學已證明,每個人都會做夢,做夢不僅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而且是大腦的一種工作方式,在夢中重演白天的經歷, 有助于記憶,并把無用的信息清理掉。夢本身對人體并無害處,有害的是認為“夢有害”的心理,使自己產生了心理負擔。
其實,這種心理暗示導致的失眠還是很好治療的,大家只需要調節一下自己的心理就可以了,主要就是利用心理治療來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天保證自己心情愉快,讓自己的性格更加開朗,睡覺前不要吃飯,也不要看刺激性的書籍或者是電影,這樣慢慢的失眠就會減輕。
推薦閱讀:總愛失落的人 內心較脆弱
下一篇:盤點患上潔癖癥的五大原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人頭暈的六大病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