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吝嗇的人俗稱小氣鬼,就算是他們有能力,也不愿意幫助或者是資助他人,這種人在社會上最令人鄙視。吝嗇于心理健康有何關聯?專家認為,吝嗇并不是一種簡單的行為習慣,而是一種狹隘的心理,是需要治療的。
吝嗇之人都非常計較個人的得失,遇事總怕自己吃虧。吝嗇之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財富和利益,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親不認,對別人的苦楚顯得冷漠無情,毫無憐憫之心,甚至落井下石。例如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老頭就是一個金錢執著狂,為了錢他可以把妻子折磨死,可以欺騙親生女兒,甚至剝奪她的財產繼承權。
吝嗇是一種極端自私的表現。吝嗇者的價值觀是很明確的,尤其對金錢、財富更是一毛不拔。
吝嗇之人缺乏社會責任感,而且自私、冷漠,對社會和他人乃至親屬不負責任,或者只站在狹隘立場來看待自己的責任與義務。
有些人遇事常常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捐款、讓座的助人之事他不做,遇到別人有難,他不幫,這種吝嗇之人已近乎麻木不仁的冷血動物。
吝嗇作為一種自私、冷漠的病態行為對社會有極大的危害性。
有些人因為吝嗇,所以很少參加社會活動,也不關心周圍的事物,他們不愿意幫助別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有了困難也很難得到他人的幫助。長此以往,形成了惡性循環。
要想讓自己不再吝嗇,小編建議要多去外面闖一闖,在社會當中闖蕩互幫互助,久而久之這種吝嗇就會消失。要記住,自私狹隘的人走到哪里都不會受到他人的歡迎,相反大方不拘小節的人才容易被他人接受。
推薦閱讀:網絡炒作PK信任危機
下一篇:壓力大的癥狀及排解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什么會嫉妒自己的兄弟姐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