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人到中年的張女士兩年來四處求診,直至最近才明確了疼痛的病因并經治療好轉。到底是怎樣的疼痛讓張女士在如此漫長的時間里備受煎熬?
最初,張女士的疼痛僅限于背部及肩部,有緊繃感伴酸痛,兩三個月后酸痛轉移到右膝關節,繼而全身多處疼痛。到醫院多次檢查,結果都是“未發現異常”。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心身科找到了病因,疼痛居然與心理因素有關!經過三周的住院治療,張女士的多處疼痛明顯減輕。
原來,張女士在去年春節后由于工作變動休息在家,同時兒子遠赴海外求學,空閑多了,生活的重心反而無處安置,與家人的矛盾逐漸顯現。張女士的疼痛在 這種情況下悄然出現。在進入心身科病房之前,她在多家綜合性醫院的疼痛科、麻醉科、骨科、康復科反復就診,雖然發現一些慢性病變,但是無法解釋痛因,也缺 乏有效的辦法緩解。直到接受了心身科的多維治療方法,她的疼痛才逐漸減輕。
疼痛的發生與許多因素有關,包括神經遞質變化、性格基礎以及環境因素等,而張女士的治療就是針對這幾個維度展開,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首先張女士遵照醫生的指示服用了抗抑郁藥物。起初張女士還不能理解,自己明明沒有抑郁癥,為什么還要服用抗抑郁藥呢?經醫生解釋,她才明白,原來慢 性疼痛的產生與體內的某些神經遞質如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濃度降低有關,目前臨床上常用來治療慢性疼痛的抗抑郁藥有選擇性5-羥 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和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它們可通過抑制突觸間隙5-HT和NE的再攝取,從而提高突觸間隙 5-HT和NE的濃度,導致疼痛減輕并緩解。這個突觸間隙如同一個倉庫,既進貨又出貨,如果設一警衛阻止貨物搬出,則倉庫中的貨物就會明顯增多,貨物就類 似于神經遞質,而這個警衛就是抗抑郁藥。
心身科醫生還給張女士進行了認知心理治療。張女士自幼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稍有不適,其母親就極為緊張,長大后張女士對自己的身體不適也極為關注, 比如每次疼痛時就出現自動式思想,如“我快要不行了”,因此反復求醫,極度恐懼,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生活質量明顯降低。認知心理治療最重要的是,使病人 一步步認識到自己的認知歪曲如過分夸大及任意推斷,并促使其產生認知性的改變。
心身科的集體心理治療是多維治療方法的組成之一,也是張女士需要住院醫治的原由。焦慮、煩惱、軀體不適感包括疼痛是人類普遍存在的心身現象,坦然地面對和接受,“順應自然、為所當為”,在集體氛圍中,充分調動集體成員間的互助性、暗示性和互動性而增進療效。
針對張女士的背痛和肩痛主要以緊繃感為主,通過運用相關儀器設備,張女士學會了一套音樂放松技術,跟著音樂的節奏和語音提示,自己可以有意識地自我 放松包括頭部、頸部、背部、四肢等處的肌肉,這樣出院以后就可以在疼痛發生時自我調節,自我放松。此外,張女士還每天參加生物反饋、腦功能反射等治療,都 有助于緩解疼痛,改善睡眠。
通過介紹張女士的治療經過,我們知道,疼痛并非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有些人的慢性疼痛反復檢查仍難以找到病因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心理社會因素,也許病根就在其中。
下一篇:自測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幫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生悶氣傷身又傷心 如何調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