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放松,完全放松,現在你感覺會很困,慢慢閉上眼睛……”當你聽到這些話時你想到了什么?醫生、按摩師還是魔術師,其實這些都不對,這是催眠師工作時常用的催眠指令。也許你會對催眠師產生疑問和好奇,接下來請跟著記者一起來揭秘這個特殊的職業。
你是否聽說過,在大街上,有人不知不覺就將錢或者銀行卡給了別人,事后才恍然大悟,自己竟做了一件愚蠢至極的事。很多人推測這是被騙食了迷藥產生的后果,但你可曾想過,也許受害者做出這樣的舉動時,有可能是被催眠了。有人說催眠術是騙術,但也有人說能緩解壓力。圍繞著催眠的爭論一直存在,但卻不能阻止它作為一種心理學方法來醫治人們的心理疾病。
眾人眼中神秘的催眠師
在很多人看來,催眠給人一種神奇的感覺,因此,催眠師也被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剛大學畢業的劉少妮曾在電視上看到過催眠師催眠的過程,但在現實生活中,她卻并不相信催眠師,她覺得影視作品將催眠師神化了。
上班族刑嬌則很佩服催眠師,因為她曾親眼見過有人被催眠。初三學生程思遠對催眠師的印象很獨特,她說:“我印象中催眠師都是男的,手里都拿一塊懷表,晃著晃著人就睡著了。人被催眠以后思維就會跟隨催眠師的語言走。”大學生周靜萍說:“很神奇,電視里見過催眠師做人橋實驗,將一個人催眠,只在頭腳處做支點,身體則懸在空中,像一座飛架南北的大橋,這很不可思議,想親眼見識一下這樣的表演。”
在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催眠師王輝看來,之所以有很多人覺得催眠師神秘,是因為大家對這個行業很陌生,在我國,要獲得國家認證的催眠師職業資格證需要進行嚴格培訓,結業后經過理論考試和現場考查后,兩項都合格的學員才有可能獲得催眠師的職業認證。從這個角度講,催眠師其實是一個很講究科學性的職業。
疑問
催眠師是不是有“法術”
“催眠師是否可信?”對于這個問題,大學生小龐明確表示:“可信。以前在電視上看過。”年齡相仿的市民胡先生則說:“不知道,從來沒聽說過。”同樣的問題,40多歲的楊阿姨給出的回答卻是:“不可信吧,能好好的把人催眠?”
催眠術到底可不可信,眾說紛紜。著名心理訪問學者、催眠師賀連津對催眠術做了科學的解讀。催眠是以人為誘導,引起的一種特殊的類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識恍惚心理狀態。在催眠過程中,被催眠者遵從催眠師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應。催眠師工作時采用特殊的行為技術并結合語言暗示,使人進入一種暫時的、類似睡眠的狀態。
賀連津曾接觸到一個叫遠遠(化名)的男孩,由于升學進入新的學校后,出現了很多不適應,情緒很低落,幾乎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致使孩子的成績在負面情緒影響下一落千丈。家長很著急,后來,心理咨詢老師應用催眠術逐步走進了孩子的內心世界。在催眠中,催眠師和遠遠進行了心理溝通治療,解開了孩子的心結。最終,遠遠的情緒放松了下來,心理壓力也有所緩解,成績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后來也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
王輝曾遇到過一個極端案例:上初二的婷婷(化名)在一次心理咨詢時告訴王輝她想自殺,可具體為什么孩子堅持不說。后來她試著用催眠的方式一點點走進孩子的內心,發現在婷婷的記憶中,爸爸除了打罵她和媽媽外,從未關心過她。婷婷撩起自己的衣袖,王輝看到了很多疤痕,婷婷說這些都是爸爸造成的,因此她對生活很失望,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王輝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后,幾次和婷婷父母溝通,后來婷婷爸爸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王輝的建議下去看了心理醫生,孩子在父母的關愛下又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這是利用催眠術緩解心理壓力的兩個成功案例,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王輝說:“很多人說我們有法術,其實根本不是什么法術,我們催眠時用的都是心理學領域的專業知識,深入到一個人的潛意識里,了解他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變故,從而幫助其解開內心的枷鎖。”
體驗
現場催眠好像進入夢境
催眠師賀連津現場為記者做了催眠示范,實驗前他說:“接下來我要做的事你們可能都不相信,但這是衡量一個催眠師業務能力的經典測試。”
實驗開始后,體驗者躺在三個并排擺放的凳子上,在賀連津的講解下,體驗者很快閉上了眼睛。賀連津用催眠指令一步步提示體驗者,當說“你開始感到全身肌肉很有力量”時,記者注意到體驗者身體明顯繃緊了。接著賀連津又發出了幾次指令告訴體驗者:“你的身體已經充滿力量。”隨后在大家幫助下,賀連津抽走了墊在體驗者腰部的凳子,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體驗者只有頭和腳部有凳子支撐,但身體軀干部分卻紋絲不動地懸在空中,像一座橫跨河流兩岸的橋。差不多5分鐘的時間,體驗者一直保持這種狀態,同時還能按照賀連津的指令調整手的位置,站在一旁的記者和眾人都覺得很吃驚。
隨后,賀連津將抽走的凳子重新放回了體驗者的腰下,并發出新的指令:“現在你感覺自己很放松,我將慢慢喚醒你,當我從5數到1的時候,你就會醒來。”賀連津慢慢地數著,體驗者的身體明顯有松弛的反應,當最后一個數字脫口而出時,他用力打了個響指,體驗者立刻睜開了眼睛。當記者將剛才發生的一切告訴體驗者時,她說自己似乎知道凳子被拿走了,但卻不敢相信自己能像橋一樣橫躺在兩個椅子中間。
王輝說:“催眠成功的關鍵在于體驗者潛意識里是否愿意配合催眠師。”這樣的說法在記者親身體驗中得到印證。當賀連津催眠記者時,記者的意識一直在抵抗他的指令,結果記者感覺自己一直沒有被催眠。但第二次在記者主動配合下,聽著賀連津的指令,不到5分鐘就感覺到自己睡著了,意識卻一直跟著賀連津的指令在游走。似乎他的每一個指令都會在記者的腦海中出現,畫面特別清晰,這種感覺類似于夢境,可此時的夢好像一直被催眠師主宰著。當賀連津打個響指后,記者立刻清醒了,而且感覺非常振奮,精神狀態也特別好。
解密
催眠師也是普通人
為什么被催眠后,醒過來會覺得精神狀態出奇的好?賀連津給出的答案是,催眠已成為治愈心理疾病比較常見且最快的方法。因為在催眠狀態下,催眠師可以幫助被催眠者抹去記憶中不快樂的地方,也可以植入一個全新的概念,告訴被催眠者你是一個快樂的人。
幾年前汶川地震時,王輝和很多心理咨詢師曾赴汶川為受災群眾做心理干預,那段時間他們每天都在傾聽不同的故事,生活氛圍壓抑到了極點。她至今還清楚地記著為一千多名學生做心理輔導的情景:“我站在一個中學的操場上看見學生們面無表情,我讓他們趴在地上聽,問他們聽到了什么,當時很多人都開始痛哭。最后,我說你們覺得自己還能站起來嗎?如果可以就勇敢地站起來!大家陸續地站了起來!”整個過程中,學生們在痛哭中釋放了自己的心理壓力。
“催眠師的工作有什么風險或者‘職業病’?”記者問。王輝笑著說:“催眠師也有七情六欲,來訪者講述的事情也可能引發我們共鳴。好的催眠師已經把自己錘煉成精神垃圾桶,然后我們再找自己的朋友適當排遣負面情緒。”王輝希望經過自己催眠治療過的“病人”都能好起來,這樣自己的付出才有收獲。
結束采訪時,記者和王輝一同走在夏日的夕陽中,她的臉龐被映得異常明亮。如果不說她是催眠師,你一定不會將她和這個職業聯系起來。就像她自己說的一樣:“催眠師也是普通人,我們只是在用專業知識幫助他人而已。”
下一篇:碰上不幸事件如何心理自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擺脫對手機過度依賴的情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