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催眠屬于心理健康學科當中的一種治療方法,如今不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這種催眠療法十分流行。當一個人心理問題特別嚴重的時候,通過催眠來對心理創傷進行治療,那么心理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不過,催眠療法還是較為神秘的,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可利用催眠進行的治療,包括焦慮相關癥狀的改善、某些心身癥的治療、某些不良習慣的改變及疼痛之控制等。
焦慮癥及其相關的障礙是精神科最常見的疾病,也是催眠療法最能使上力的領域。臨床上可利用催眠達到放松,或增強對放松的學習。催眠也可用于減肥或戒煙時的輔助治療。
在心身醫學方面,也可利用催眠療法。它可用于輔助性治療十二指腸或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在心臟血管方面,可以藉催眠療法對焦慮、憤怒等情緒的妥善處理,達到對高血壓的某種程度的改善。某些在情緒壓力下會惡化或引發的皮膚科疾病,也可嘗試藉催眠療法穩定情緒而改善。
催眠可放松肌肉,改變對痛的感覺,進而使疼痛減輕,達到對痛的控制。另外,也有應用催眠于生產、外科手術麻醉及牙科治療過程的止痛。
上面所舉催眠在醫療上的各種應用,讀者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那就是催眠能做的,都有其它方法可行。催眠本身并不具治療效果,其功用乃是使人在催眠狀態下,更容易接受治療,達到節省時間的效果而已。故催眠療法應視為輔助療法,不宜過度期待其功能,更不可給予神秘魔術性的外衣,夸大其功能。
有些人認為,既然催眠療法如此的神奇,那么是不是可以選擇用催眠療法時刻保持心理健康呢?專家指出,心理健康乃是需要長期努力才能夠達到的,并不是經歷一次催眠治療就可達成的。要知道,催眠療法只是一種輔助治療方式,并不能經常使用。
推薦閱讀:面對恐懼要學會戰勝自己
下一篇:狂躁癥的自我治療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讓全身疲勞感一掃而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