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十個女人九個半是極為敏感的。我相信大多數男人對女人的這個特點是反感的。在中國的文學作品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人物當屬林妹妹,她的敏感程度到了每天不哭上兩三次是到不了頭的。
在當今社會,我們有太多的人總是缺乏安全感,特別是女人們。女人生來都是感性的動物,她們并不習慣用理性的思維分析自己身上的一切,而這恰恰是構成她們心理致命硬傷 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我是一個男人,但我習慣于從女性的立場發動男人的理性,這是我所能感受到的收獲和慶幸。在這里,我想把自己的迫切心理感受寫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特別希望能為廣大女性朋友所借鑒。我認為女人心中所有不安全的感覺均來自于她們內心的六大致命硬傷。
首先,大多數女人都比較盲目崇尚愛情。
嚴格上說,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純美的愛情是極為罕見的,就算存在的話,也會因為水土不服而夭折。這是一個相當悲觀的現實,我絕不是危言聳聽。所以如果對愛情太過苛求的話,只能是自尋煩惱和災難。在西方人的眼里,愛情更多的時候只是一種用感情投入的有趣游戲,幾乎沒有人會把它看得比天還大,所以有些女孩子會在一個月內失戀七八次甚至上十次。而愛情在中國女人的眼里,從性覺醒的那一刻起便會把它當作一個終生獨一無二的事業,甚至命可以不要,但情不能沒有,而一旦愛情出了些差錯或者是沒有了,對她們的打擊和傷害卻是顛覆性的。我認為這種歇斯底里是違背愛情初衷的,愛情的本身不就是希望能從中得到一些快樂和幸福嗎?既然快樂和幸福沒有了,為什么還要強求愛情?這個問題,當真值得我們一番思考。
其次,有許多女人生來是善良、聰慧和能干的。
她們心里博愛天下,關心著身邊的每個人,特別是對自己的親人和愛人 ,她們是可以付出生命的,但遺憾的是唯獨沒有她們自己。她們太過注重身邊人的感受,做任何事都習慣想著“別人會如何看我”。所以女人的耳根子都是很軟的,做任何一件事只要聽見反對的聲音,她們往往都會退卻和遲疑。這一點是我始終所無法忍受的女人的悲哀,這種用無奈的微笑撕裂自己靈魂和身體的行為是極為違反人性的。時間長了,絕對會傷及女人的臟腑。
再有,十個女人九個半是極為敏感的。
我相信大多數男人對女人的這個特點是反感的。在中國 的文學作品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人物當屬林妹妹 黛玉,她的敏感程度到了每天不哭上兩三次是到不了頭的,把愛她的男人搞得焦頭爛額,時間長了換誰都是受不了的。所以林妹妹的這塊硬傷構成了她最終的人生悲劇,其實曹雪芹 的這種刻畫是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的。當然,我也不是完全反對女人的敏感,我只是希望更多的時候她們由此表現出來的是細膩、體貼和適度的管束,而不是任其膨脹而過猶不及。
還有,許多中國女人都缺乏女人應有的情趣。
幾乎100%的女人都喜歡浪漫,但現實生活中,往往不到一半的女人真正懂得浪漫,不到三分之一的女人會自己制造浪漫。中國的女人總是含蓄矜持,當愛情和婚姻遭遇挫折時,她們第一個想到的是他們的男人不懂得浪漫,而沒有幾個人真正能意識到,其實她們比男人更加具有浪漫的潛質。為什么非得要把這種所謂的浪漫和情趣過多地寄托于一個原本不是很擅長浪漫的男人呢?好多女人對于浪漫和情趣的追求是有著許多附加條件的,她們總會在營造情趣之前想著太多的物質條件。說實在的,我一直不太看好中國女人的情趣指數,她們對于情趣的理解大多數情況下是極為狹隘的,僅僅只會拋幾個媚眼和學人家A片里面的叫幾句床是遠遠不夠的,真正的情趣應該是表現在生活中許多地方的,而絕不是狹隘地讓幽默僅僅成為男人的專利。
同時,我一直堅信大多數中國女人 的內心都是有著很深的性別烙印的。
她們總是奉信“女人無才便是德”,更多的時候她們總是喜歡滿足于現狀,把對女人的評判標準潛意識的放至于男人之下,太過拘謹于自己的女性身份,所以我們會時常聽到女人對自己有這樣的評價:“我作為一個女人,能取得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其實這句話是帶有明顯的自憐情結的,往往還沒等自己經歷過,卻過早地繳械投降于男人了。
最后,諸如“三個女人一臺戲”和“雞多的地方屎多,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說的還是女人另外一個難于克服的心理硬傷,那就是喜歡議論別人的是非。
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想不明白一個問題:為什么幾個女人走到一起,總是可以嘰嘰喳喳好幾個小時閑聊著,卻不知道累。現在看來,她們是有著自己的愛好取向的,也就是說她們在聊天和議論別人時,可以得到心靈上的愉悅和快樂,有快樂相隨又怎么會輕易感覺累呢?但這種愛好是非常要不得的,稍不注意便會惹出些天怨人恨的是非來。我想關于“長舌婦”的說法一定是由此得來的,這種硬傷是絕大多數女人一輩子難以克服的。
以上是我認為中國女人身上普遍存在的六大致命硬傷,女人悲劇和不幸的根源絕大部分都由此而起,其對女人和社會的負面作用不容小視,值得我們每個女人作深刻反省,男人們更應該給予高度的理解和正確引導。
(張華仙)
下一篇:不要輕視閑聊 它也有“話療”作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工作不順致嗜睡可能因“適應障礙” 需適當發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