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時下,是一個瘋狂的年代,也是一個雷人的年代。從這幾年網絡上出現的一種典型人物來看,最早開始的是木子美,但她還相對是有想法而理性的,但是后來出現的搔首弄姿卻自認無人可媲美的芙蓉姐姐,還有號稱智商“前300年后300年無人能及”的鳳姐,再到今年國慶在網絡上迅速竄紅,被評為天下第一號雷人女“小月月”,她們無一不是極盡可能的為大眾“獻丑”,嚴峻挑戰著人類“審丑”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家一定認為她們都有病,然而人們更樂于生活在這樣一個有病的年代。因為一些想以非主流價值觀為賣點,成為大眾“愚樂笑料”,以丑出名的人找到了新的出路,同時也照出了這個時代的怪誕。
考察過去幾年的情況,每次這類人物的出現,大家對他們的說法都是重復的,比如說“這人太讓我惡心了”、“這人太不要臉了”、“怎么還有這種女的呢?”所以不得不思考,這個社會是不是有某種需要、某種東西透過這種人物的典型以及對他的消費、攻擊等方式得到宣泄和滿足?
“我也是前幾天在一位朋友的推薦下,看完了這個關于小月月的帖子。”來自廣州白云心理醫院的沈家宏教授說,“看完之后,雖然感覺無比惡心,但挺有娛樂性的,因為我們平時生活中從來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極品女,所以感覺很新鮮。”同時沈教授說,這種將個人秘密公眾化,同時又將公眾事件變成秘密,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詭異的事實。當后面這一點成為討論的禁區的時候,那么,將個人隱私公眾化,讓它在公共媒體中變成消費新聞,仿佛成為大眾唯一可以享受的快感。當代人生活壓力很大,工作之余又很無聊,想找一個發泄口,但又不能無理取鬧。正好,小月月以有悖常規的姿態招搖過市,這種惡心并帶點娛樂性的東西,正符合了大眾的審丑味蕾。
為什么極品女“小月月”會這樣紅呢?沈教授分析稱,現在世界上的審丑已經到了過火的狀態了,很多人都不會審丑。有些人喜歡抱著MickeyMouse睡覺,但現實生活中的老鼠并不討人喜歡,而且很惡心;人們把鱷魚繡在衣服上,算作一個名牌,但現實生活中的鱷魚看著是害怕兇猛的,為什么人們都喜歡這些丑陋的東西呢?就說明人類能通過丑來宣泄其他更多的情緒。從小月月這件事上,它不像審丑,反而像小丑。他們都是一種丑角,同時具有炫耀的本性,“小月月”,一個擁有“無竹簽版棉花糖”身材的恨嫁女,明明大家都覺得她很丑,可偏偏覺得自己很漂亮,這種炫耀也成為大家討厭的目標之一。
其實男性也有丑角,比如春晚舞臺上的小沈陽、趙本山,他們是可以自我作踐的,而春晚舞臺上出現的女性都是美女,就因為男的丑角在舞臺上、電影里已經出現了,而女性的丑角在舞臺上是缺乏的,所以就造成了真實版丑女的流行。
從另一方面講,這其實反映了中國還是一個男權社會,就因為男人有權利,所以男人可以出丑。芙蓉姐姐、鳳姐、“小月月”,她們有的是真實的,有的是虛構的,但為什么她們都是不自量力,不知道自己丑陋,還要炫耀自己的女性?然后人家越笑話,她越努力不懈地將雷進行到底?其實是這個社會的一個情緒宣泄,而且是針對性別的,同時也代表男人對女人的一種普遍害怕。如今人們一想到女性,總會想到一種類型的女人,比如一個女的要嫁人,總會考慮對方有沒有房子,有沒有車子,有沒有錢;一想到美女,就想到她一定是要找老板往上攀爬;一想到明星,就想到她是要嫁億萬富翁的。所以這個社會里面彌漫著某種對女性的固定型看法,這種現象出現多了,心里就會討厭,有種不滿,但事實上,這些美女、明星確實比普通人強,所以人們就透過丑女作為代表去宣泄這種不滿。
透過心理學,沈教授還指出,這種新奇而隱秘性的生活場景正吻合了心理補償的理論。但這種補償,依然是一種巨大的幻覺。當個人尊嚴及其相關的重要話題淡出人們視野的時候,生活本身就變成了一個幻覺,所以神馬“小月月”、芙蓉姐姐、鳳姐也都是浮云。
專家介紹:
沈家宏:廣州白云心理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心理治療及督導專家、家庭心理治療專家。
醫學本科專業,從事精神科臨床工作和心理治療與咨詢工作多年。廣州市青少年預防犯罪專家顧問團成員,廣州中醫藥大學心理學客座教授,廣東省職業鑒定中心心理咨詢組高組考評員,廣州市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廣州市12355咨詢熱線專家組成員,《孩子寶貝》雜志特聘心理專家,新南方中醫藥職業培訓學校國家職業心理咨詢師資格培訓高級培訓師。擅長兒童網絡成癮問題、品行問題及兒童學習困難和婚姻或家庭問題的心理治療。
(龔艷麗)
下一篇:都市男女要學會發泄不良情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絡性心理障礙觸犯你了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