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案例:讀者小琳來信:最近我感到很困惑,也許這是愛情,也許這是一段介于愛情與友情之間的感情……總之我也不清楚,感覺很迷惘。
我和他曾經是小學同學,當時兩小無猜,讀初中后各奔東西,但高中竟然又考到一個學校,彼此見
面既欣喜又溫暖,我總會因他的出現而心跳加快。中午我們一起吃飯,放學我們一起回家,我不知道這算不算約會,我心中既高興,又有種內疚感,感覺這樣做不對,但又控制不住對他的想念。我這是在戀愛嗎?我該怎樣與他交往?
專家分析:學會“駕馭”異性同學關系高中時代,如何建立健康、自然的異性同學關系是倍受關注的敏感話題。“如今的社會是開放的多元化社會,異性交往是人際交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客觀存在的。回避正常的異性交往不僅會影響學生健全人格的建立與發展,還會影響到他們今后的成長。”汕頭市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專家提醒小琳,在保持正常的異性同學交往的同時,注意不要過于沉迷尚不成熟的異性戀情,否則將會給她當前的學習、生活乃至身心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專家指出,男女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方法、應變能力各不相同,在正常的交往中彼此之間可以進行互惠性的交流;高中生男女交往可以豐富自身的情感體會、增強人際溝通能力、社會交往能力,促進人格的全面健康發展。總之,獲得良好的異性關系,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習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個性的全面發展。
專家同時還強調,異性交往是有一定原則的,比如:言行舉止要大方、得體,應注意場地和時間,不可隨意打鬧,身體接觸不宜太近。異性交往是一個具有共性的問題,幾乎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高中生正處于與異性交往的嶄新階段,這段時期的異性交往比童年時期的異性“游戲”復雜得多,比任何年齡的異性交往都難以駕馭。但是,難駕馭不代表不能駕馭,只要堅持一定能提高異性交往能力,為以后的人際交往鋪就一條寬敞的大道。
自然適度是交往原則心理專家建議,小琳在與異性同學交往的過程中應以自然、適度為原則。所謂自然原則,就是指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言語、表情、行為、舉止、情感要自然順暢,既不過分夸張,也不閃爍其詞;既不盲目沖動,也不矯揉造作,可以像對待同性同學那樣對待異性同學,像建立同性關系那樣建立異性關系,像進行同性交往那樣進行異性交往。而適度原則是指交往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處,讓人能接受。
高中生行為規范必須符合所處社會基本要求,所以小琳應保持健康的動機、友善的態度和莊重的行為與異性同學交往。此外,小琳還可借助同伴密友的作用,聽聽其他同學對這一問題的觀點和意見,幫助理清自己的思緒。
專家同時還提醒家長、老師應多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對于出現早戀傾向的學生進行個別引導,以知心朋友談心的方式與之進行交談,讓孩子了解并接受異性交往中的自然、適度原則;教會孩子真誠、禮貌、冷靜、理智的處理與他的關系。
主持人點評:情感教育助孩子心智成熟陷入“早戀”之中的少年男女常會相互吸引,互相愛慕、互相支持,但由于情感處于主導地位,通常缺乏理性,因而相當多的青春期少年會滿足于卿卿我我的言語交流和溫馨浪漫的情感交流。有人分析說,中學生之所以不適宜戀愛,并非他們處在一個過早的年齡階段,而是他們處于一個尷尬的成長時期―――生理已經成熟,心理尚很幼稚。無論是學校、家長,還是社會,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性教育的同時也該進行“情感教育”。當然,這并不是指教他們如何談情說愛,而是教孩子們如何在成長的過程中去感受人世間這份美好的感情,獲得幸福的人生,讓孩子們尚未成熟的心智早日成長。
(張華仙)
下一篇:孤獨可要命 怎樣擺脫孤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治療精神分裂癥有哪些治療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