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理健康 >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

35-44歲是自殺高峰期?

分類: 心理治療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8-07

閱讀 :403

  案例:自殺,留不住戀人的心

  半個月前,小茜割腕自殺,幸好家人發現得早,把她及時送到醫院搶救,脫離生命危險。原來她不能接受自己付出太多的感情,而到頭來男友提出分手的事實。“我想,只有這樣,才能讓他真正知道我有多么的愛他。我想過那么多的方法,都無法留住他離開的腳步,那么,我自殺了,他總能回頭再來看看我吧?“小茜這樣評價自己的自殺行為。

  廣州市危機干預中心二級心理咨詢師李丹說,像小茜這樣因為失戀而有自殺行為或者有自殺念頭的人,在熱線中并不少見,男女都有。除了傷害自己的,還有傷害戀人的。我們經常能在報紙上看到因為戀人離去,有人做出這樣或那樣的事情去報復戀人、傷人傷己的事例。

  為情而自殺者,除了有前面小茜說的“自殺是為了讓他真正知道我有多么的愛他”那樣的想法,還有“他可能看我這么癡情,會感動,會舍不得,會重新回到我身邊吧”,“我要讓別人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個負心漢”,“我要讓他為我的死而負責,讓他內疚一輩子”等諸如此類的想法。

  自殺真的能讓離去的戀人不舍、內疚、回頭嗎?李丹曾做了一個小調查———“如果有一個人因為你而自殺,你會感動么?以后還會和他/她在一起嗎?”得到的絕大多數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覺得這樣對待感情的方式太決絕,太沉重了,承擔不起,也不想去談這樣的戀愛。情愿去找一份輕松愛情,歡歡喜喜地過日子。

  那么,活著的人會因為對方自殺而內疚么?李丹說,一開始的時候,活著的人可能覺得內疚,懲罰自己。但日子一久,大家都漸漸原諒了這個活著的人,而他也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了另外的解釋,就是因為以自殺的方式解決問題,太過激,也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借口。

  所以,到頭來,自殺傷害的只有自己。你本想那個離去的人回頭,卻用了最激烈的方式,讓他毫不猶豫的用最快的速度跑遠,不但沒達到目的,反而傷到了自己,得不償失。
 
  哪個年齡段是自殺高峰?

  自從2007年10月29日廣州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的心理援助24小時電話開通后,迄今為止已經接到約2.4萬人次的電話求助。李潔說,這些來電中,有977例與自殺有關,其中85.6%的人有自殺的想法, 9%曾經有過自殺未遂的經歷,計劃自殺的占4.5%。

  據統計,在涉及自殺的近千個求助者中,有37.4%的人群本身存在心理健康的問題,比如有抑郁癥;而深受戀愛和婚姻情感困擾的占25.8%。

  作為廣州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的負責人,李潔還公布376例“自殺死亡”的調查數據———男女比例為1.25:1。從廣州2008年-2009年的情況看,35-44歲這一年齡段是自殺高峰期。

  盡管這個年齡段看起來充滿活力,但社會節奏加快、社會結構轉型等因素也使中青年人面臨工作與生活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因此,如何使中青年人既能當好家庭、單位和社會的“頂梁柱”,又能舒緩心理壓力,尋求自己的精神家園,就顯得十分必要。

  哪些人有自殺傾向?

  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快速的生活節奏,每個人都有可能因承受不了壓力而出現心理障礙甚至自殺行為。自殺行為不僅是自殺未遂者終身難忘的痛苦經歷,而且會使自殺死亡者的親友遭受嚴重且持久的心理傷害。因此,我們應該學會預防自殺,首先要學會識別哪些人有可能存在自殺的傾向。

  李潔表示:“位居自殺危險首位因素的就是精神障礙,尤其是抑郁癥,此病是自殺的最大危險因素;其次是先前的自殺未遂者;第三是對生活無希望甚至絕望的人群;第四是最近失去親人或失業、失戀等人群。”

  那么,我們如何從這些人的言行舉止來發現其有自殺的蛛絲馬跡呢?李潔說,對于絕大多數經受巨大的心理痛苦而想自殺的人來說,自殺前常常會出現以下的一些跡象———

  a:言語上的征兆

  直接向人說:“活著一點意思都沒有”,“我想死”,“我不想活了”等。間接向人說:“我所有的問題馬上就要結束了”,“沒有人可以幫助我”等等。

  經常談論與自殺有關的事或開自殺方面的玩笑;談論自殺計劃,包括自殺方法、日期和地點,流露出無助或無望的心情;突然與親朋告別,談論一些易獲得的自殺工具。

  b:行為上的征兆

  出現突然的、明顯的行為改變(比如中斷與他人的交往或出現很危險的行為);有抑郁癥的表現;將自己珍貴的東西送人;頻繁出現意外事故,飲酒或吸毒的量增加。

  如何幫助有自殺征兆者?

  一旦發現朋友或同事有自殺的傾向時,首先要保持冷靜和耐心傾聽,讓他們傾訴自己的種種痛苦感受,并認可他們表露出的情感,不要進行評判,也不試圖說服他們改變自己的感受。

  當他或她講到自己想要自殺時,千萬不要輕視,應認真對待。李潔表示,最好讓他們相信可以獲得所需要的幫助,并鼓勵他們尋求朋友、親戚、專業人士的幫助。如果你認為他(她)當時自殺的危險性很高,就不要讓其獨處,要立即陪他(她)去心理衛生服務機構或醫院心理科尋求幫助和治療。

  李潔說,當人們遇到心理困惑或心理危機時,也可求助于心理熱線援助電話,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緩解心理壓力,降低自殺風險。廣州一項調查顯示,自殺未遂者約有一半是因生活事件影響的,因此,及時化解生活事件所帶來的心理困惑或心理危機十分必要。

  專家警告

  自殺具有傳染性,媒體不宜報道細節

  自殺具有傳染性!不少研究都介紹過因媒體詳盡報道一些自殺事件,而使社會上自殺或企圖自殺者增加的事實。日本曾有一位走紅女演星跳樓自殺,媒體報道后的幾個月中,連續不斷出現采用類似方式自殺的事件,其中女學生居多;某大學發生過一男性教師從理工大樓7層跳樓自殺,事件見諸于媒體后,一年中在同一地方有3人先后以同樣的方式自殺。

  李潔認為,自殺的模仿性現象及潛意識引導確實存在。媒體報道得越多,內容越詳盡,引致的效仿者越多。

  研究發現,最容易引發模仿性自殺的新聞報道有以下特征:詳細報道自殺方法;對自殺而引致的身體傷殘很少提及;忽略了自殺者生前長期有心理不健康的問題;將引發自殺的原因簡單化;自殺者知名度高,社會影響大;使人誤認為自殺會帶來好處等。

  為減低自殺的傳染現象,李潔強調大眾傳播媒介注意在報道自殺事件時應該持謹慎態度。

(王亞娥)

下一篇:睡眠障礙成白領新殺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遙遠記憶 幫忙沖淡不愉快回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无码人妻 |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午夜无码人妻av大片色欲|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无码av大香线蕉伊人久久|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不卡|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无码视频|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