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最近幾年,過情人節已經成為中學生甚至小學生的時尚了。從北京市中小學生心理咨詢中心了解的相關數據來看,每到這個節日,孩子就給自己的“小朋友”送禮物。專家提醒家長,警惕孩子做出“出格”舉動。
初二男孩帶女友外出旅游
一名初二學生的家長來到中小學生心理咨詢中心尋求幫助,他的兒子留下一張字條離家出走了。字條上寫著:我去秦皇島看大海了,你們別找我。后來家長發現,跟兒子一起去看海的,還有男女同學共7個人。
“過年的時候不少孩子得到了數量可觀的壓歲錢,這為孩子們的‘沖動消費’提供了條件。”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說,“這幾個孩子里就有出錢請‘女友’一起旅游的。而離開父母監管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問題。”
而一個高一孩子的母親來咨詢的時候,手里拿著男孩給女孩買好的“情人節禮物”——一串彩色珠子穿成的手鐲。媽媽生氣地說,這是男孩花130元錢買的,可是實際價值大概還不到10塊錢。
一周上百電話咨詢懷孕癥狀
北京市宣武區青蘋果之家的少男少女診所,每到長假結束一個月之后,都會迎來一個少女墮胎高峰。曾經遇到年齡最小的來做墮胎手術的孩子剛上初一,13歲。家長根本想不到,開始只是覺得孩子越來越胖,感到奇怪,后來才發現情況不對。”而中小學生心理咨詢熱線每到開學后三四周的時候,一周會有上百個電話咨詢“懷孕癥狀”等相關問題。如今孩子早熟得令人吃驚。熱線咨詢中,兩個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居然在短信聊天中互稱“老公”、“老婆”。
家長應該“奪情”
面對嚴峻的形勢,專家建議家長開展“奪情大戰”。孩子是有情感需求的,如果家庭不用親情填補情感空白,孩子就很容易把感情用在“小朋友”身上。專家建議家長把“情人節”變成“親情節”。可以組織家庭聚會,讓孩子和父母一起過節。也可以讓孩子想辦法,設計節日怎么過。
對于孩子手里過多的“壓歲錢”,專家建議家長“有策略地收回”或者引導孩子花掉。例如用壓歲錢交學費,給爺爺奶奶買禮物。也可以專門給孩子辦一個存折,但孩子買東西要與父母協商。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引導孩子眼中的“感情”,將產生出格行為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閆莉莉)
下一篇:哪些人易患焦慮性失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恐懼癥的種類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