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每一個孩子的心理都是好奇寶寶,他們有自己的求知欲望,面對新鮮好玩的東西,也會覺得非常好奇,而且都想去嘗試。因此家長們應該學會,正確的去面對他這種好奇心。那么,孩子好問該怎么應對呢?
孩子的個性盡管千差萬別,但是有好奇心卻是孩子的共性。好奇心是孩子求知欲的最直接反映,越是聰明的孩子,好奇心越強。保護孩子的好奇心不是一句空話,當父母的要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看到新鮮好奇的東西,做父母的表現出漠然的樣子,就會冷了孩子的心。孩子的好奇心有時會沖破父母的知識范圍,這是很正常的。父母對孩子的發問一時答不上來,可以通過翻書或向人請教,有了正確的答案,事后再告訴孩子,千萬不能不耐煩地說:“就你能!”“就你話多!”或者飯桌上父母回答不了孩子的問題時,就用“吃飯吧”來加以搪塞敷衍。有的家長甚至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不經意地說“怎么連這也不懂啊”,這也是不對的。即使孩子因好奇而惹了麻煩或做錯了事,家長也要正確引導。
兒童時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奠定他們未來事業成功的重要基礎之一。學齡早期是兒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的邏輯思維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它不僅要求兒童在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注意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有一個質的飛躍,而且更需要具備良好的思維品質,如觀察的敏銳性、記憶的持久性、注意力的廣度及深度等。兒童思維發展成熟的速度,不是按孩子年齡增長而遞增,而是在日常的學習中培養和造就的。
好奇心是孩子們的天性,也是他們敢于探索新知、敢于創新的動力。創造精神就像是一雙巨大的翅膀,能帶領孩子在知識的天空里展翅高飛。家長可從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開始,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強烈的好奇心能使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孩子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能從學習中體驗到快樂,才會熱愛學習,并主動學習。
孩子敢于探索新的東西,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們更具創造力,對他今后的成長也可以帶來幫助,所以家長們應該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需求,不要扼殺他們的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
推薦閱讀:怎樣激勵貪玩的孩子去學習
下一篇:心理疾病日漸襲向大學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生適應不良的三種變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