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又到了開學的季節,在歡歡喜喜的開學慶典中總會有愁容滿面的學生,有些是因為單純的不想上學,有些則是一些由多種心理引起的適應不良癥,而這些癥狀主體多是新生,包括一系列突然需要適應新環境的學生。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心理問題。
適應不良的三種表現
認知上:
案例1:高中以前,李曉一直是老師的寵兒。中考使他從最高點掉了下來。進入高中后,內向的李曉不喜歡和不熟悉的人交往,總擔心別人瞧不起他。加上高中學習枯燥單調,他感到難以適應周圍的人和事物。他懷念初中的同學、老師和一切。
情緒上:
案例2:吳蘭,她每天學習到晚上12點,早上6點起床,中午也不休息。作業太多,學習、工作的壓力常常會讓她頭痛,使她多疑、失眠、心煩,而且自己厭惡自己,認為自己很差,特別是數理化。又身在尖子班,壓力很大,有時很壓抑。尤其是物理,她很想學好。但一看到物理書就頭痛,一上物理課就走神。她常常失眠,常常在夜晚偷偷地哭,感到只有哭才能發泄壓力。
由于環境變化大,壓力大,新生容易出現害怕、嫉妒、焦慮、自卑等情緒表現。對學習感到力不從心,容易產生厭惡情緒,總認為班上其他同學比自己強,很容易自卑、生氣、產生強烈的孤獨感。
行為上:
案例3:陳放:上高中了,繁重的學習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很想在各科都表現自己,希望大家發現自己是一個很優秀、很不錯的人,但往往想的和做的不一樣,心里有點焦慮。李潔:剛進校時急于表現自己,大量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沒有做好時間分配,高一期中考試成績陡然下降,讓她驚訝、傷心不已。
新生適應不良在行為上的表現主要有:退縮,過分保護自己,什么活動都不參與,從不主動和其他同學交往。而有的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高一生活中,表現為過分積極,什么活動都參加,一天忙得團團轉,但似乎什么事情也都沒有做好,特別是學習受到很大影響。
以上已經提及了新生不適應癥的癥狀以及改善措施,如果你是學生,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心理,不要迷失了自己,其實就只需要敞開胸懷就好了。作為家長和老師,一定要關心好孩子的心理,避免引起其他的問題。
推薦閱讀:研究發現:性格好的孩子成績高
下一篇:別挫傷孩子好問的積極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導致中小學生學習困難的心理幼稚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