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個在父母的“賞識”中長大的男孩,充分享受著賞識帶來的快樂和成功。2001年,他以優秀的成績考入天津耀華中學早期教育開發實驗班。隨著時間的推移,母親覺得原來的“賞識”不再靈驗,孩子也感受到從未有過的焦慮和不安。
恰在此時,學校開設了健康輔導課,男孩迅速投入進去。除了課堂內容之外,他還利用一切機會學習健康的知識。在該校輔導中心組織的學生輔導員培訓課程中,他不斷自我澄清,課程畢業論文他選擇了關于“賞識教育”的話題。
寒假,他與同學一起對500多名幼兒、小學和中學的學生進行問卷,結果發現70%以上的家長開始注重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但80%接受賞識的孩子卻得不到預期的效果。他做了很多的圖表,以科研的態度面對被成年人掛在嘴邊,卻都無法給予準確定義的“賞識”教育。
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成長在線”邀請主人公陳銳寧走進直播間,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近期播出。
快樂、焦慮都源自“贊美”
陳銳寧
人們常說現在的獨生子女都是“2+4”,我則是“2+4+x”,2是父母,4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x是姑姑、姨、叔叔什么的。印象中,我幾乎是在一片贊揚聲中長大的。
12歲以前,我根本沒有體會過什么叫失敗。可進入實驗班后,我的成績不再優秀,一時間自信最重要的來源沒有了。由于我不愛說話,加之以前從未花過心思去維持人際關系(小學時成績好,同學都聚攏到我的身邊),不久,我的人際關系開始緊張起來,隨之影響到了成績,我進入了惡性循環。
那段時間可以說是一路走著“背”字過來的。而三年級時的分班又給了我當頭一棒,我沒有被分到實驗班。當時滿腦子都是希望破滅帶來的悔恨和自卑,可媽媽依然用賞識,還經常說我很棒。我再也沒有小時候的得意了,我感到厭煩,為了可憐我,他們那么言不由衷,把我當孩子來騙,所以我和媽媽之間經常發生沖突。
幸好我們學校開設了健康輔導課,這是我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我 1
下一篇:中學生最佳有效抗挫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學會如何去分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