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對于剛剛步入大學學習的青少年來說,一切都是陌生而新奇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逐漸的適應了大學生活,但是有的人混得如魚得水,而有的人則是禹禹獨行。甚至有的人心中生出自卑的感覺,那么,大學生為什么會自卑呢?
(1)、自我評價過低。自卑者在對自己的身材、外貌、學習、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評價上,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長處與優勢,而是夸大自己的不足。
(2)、消極的自我暗示。有自卑心理的大學生,慣于進行消極的自我暗示,在任何活動之前,常對自己進行“我不行”、“我很難成功”的暗示。抑制了能力的正常發揮,常常造成活動的失敗,而失敗又強化了他們片面的自我認識,增加了他們的自卑感。
(3)、學習上的失敗、挫折的積累。在學習和交往上屢受挫折、接連失敗的大學生容易在心理上出現自卑情緒。
(4)、不當的歸因。大學生對自己學習、交往方面的不當歸因也是自卑心理產生的原因之一。許多自卑者習慣于將自己的優勝與成功歸之于偶然的機會、外界有利的條件等等,而失敗時又總認為是自己缺乏能力、本領。
(5)、潛意識中的自負。這是自卑心理產生的深層原因。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以為人家能的我都能,別人有的我也都有,總認為無論是外形長相還是學問才識,自己都要比別人高些。這使得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容不得自己落于人后,一遇挫折,他們就會很快走向原有狀況的反面,出現自卑。
(6)、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沖突。當代大學生往往都為自己設計了一個令人羨慕的理想自我,比如外表俊美,才能卓著,受人尊重,但現實的自我總是與之有很大距離,兩相對照,就會有自慚形穢、自我不滿之感,從而形成自卑。
大學生的自卑心理對于他們的心理健康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大學四年,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心態,你怎么度過呢?因此,對于大學生而言,一定要充分的發掘自身的長處,讓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推薦閱讀:孩子入園最頭疼的三個問題
下一篇:孩子不愛學習家長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研究發現:性格好的孩子成績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