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偶像認同是對榜樣(認同對象)的模仿,是對榜樣的行為趨同,即行為仿效。模仿的發生受榜樣及其行為特點的影響。除此以外,模仿的成效還受下列因素制約。
1.示范及其作用
示范指對認同主體呈現認同現象,即演示榜樣行為。這對模仿具有一定作用。首先,示范可以通過行為的導向作用使規范行為的陳述轉變為規范行為的動作系列,使觀察者(模仿的主體)獲得一種新的行為模式。事實表明,新的行為模式的獲得不可能通過“說教”產生,還必須通過榜樣的示范及模仿才能產生新的行為模式。通常所謂“身教重于言教”的經驗中,也包含有對示范作用的肯定。社會規范的學習中,通過示范才能“導之以行”。
其次,示范可以對不良行為起抑制作用,對良好行為起去抑制作用。例如,通過示范,使模仿的主體看到了行為的不良后果(如受到懲罰),就可以制止這種不良行為模仿。所謂“殺一儆百”就是說通過一人受懲罰的示范作用,可以使眾人受到警戒,從而抑制對不良行為的模仿。
第三,示范可以對善良行為發揮去抑制作用。如一些人因靦腆而不能在眾人面前表示出對人的親熱。通過榜樣的示范,可以消除這種抑制作用。
第四,示范可以對同類行為發生誘發作用。如看到別人在做好事,自己也去做好事,就是示范對同類行為的誘發作用。在這種情況下,觀察者(模仿主體)所作出的行為反應并非是新獲得的行為模式,而是已有的,是受示范的誘發作用而發生的。
2.觀察的作用
在偶像認同中,模仿是通過主體對示范行為的觀察實現的。研究表明,觀察是影響模仿行為的一個重要變量。例如班都拉等在一項實驗中,讓兒童在三種不同的條件下,觀察影片上的示范者的行為。在第一種條件下,不僅要求被試仔細觀察示范行為,且同時要被試大聲說出示范者所演示的行為序列。這是以言語來增強觀察的一種措施。在第二種條件下,只要求被試仔細觀察所演示的行為序列,并不要求大聲說出該行為序列。在第三種條件下,被試需要在觀察行為序列的同時進行快速數數,以干擾對行為的觀察。結果發現,在后來的模仿作業測驗中,第一種條件下的被試成績最好,第三種條件下的被試成績最差。這說明增強觀察是促進模仿、提高模仿成效的一個因素。
3.強化的作用
事實表明,強化是對模仿有重要影響的一個因素。對模仿行為進行獎勵,可以增進模仿發生的概率。對模仿行為進行懲罰,可以減少模仿發生的概率。模仿學習中的強化可以有下列幾種:
首先是榜樣強化。這表明為模仿對象的榜樣,在看到模仿者所作的模仿以后,給以肯定或否定的強化,可以對模仿行為的發生產生重要影響。凡得到榜樣肯定強化的行為,其重復發生的可能性增強。凡受到榜樣否定強化的,則此行為重復發生的可能性減少。
其次是自我強化。這表現為凡是在模仿過后,得到一種“自我滿足感”的獎賞行為,其重復發生的可能性增加;凡得不到這種“自我滿足感”的獎賞行為,其重復發生的可能性減少。
第三是替代強化。觀察者看到別人行為的后果,可以對其行為發生影響。例如,看到別人行為的受賞,可以增進對這類行為的模仿;看到別人受罰,則可以減少或制止對這類行為的模仿。
>>>
下一篇:學習動機的自我激發與歸因理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伍新春教授:別把孩子閱讀功利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